2月18日消息,界面新闻记者独家获悉,月之暗面近期决定大幅收缩产品投放预算,包括暂停多个安卓渠道的投放,以及第三方广告平台的合作。
界面新闻记者据此向月之暗面方面求证,截至发稿对方暂未置评。
在DeepSeek席卷全球AI产业链后,这是大模型“六小虎”之中第一家在投放策略上有明显反应的公司。据记者了解,月之暗面内部对此次调整解释称,公司近期受到“外部因素和内部战略调整影响”。
Kimi是DeepSeek崛起之前,国内话题度最高的来自创业公司的AI产品。但除了用户体验本身,当时外界围绕它更多的讨论在于擅长营销和投流获客。彼时,小红书、B站、知乎等都是Kimi重点投放的平台。
而经历海外C端(用户端)产品等业务试水后,月之暗面主动选择了做业务减法,决定聚焦Kimi。去年11月,在接受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月之暗面创始人兼CEO杨植麟曾强调,提升留存将是Kimi当前最核心的目标。
但面对DeepSeek几十天内在自然流量中走到3500万DAU(日活跃用户)的现实,Kimi用一年多时间大量“烧钱”,只获得了不足千万量级的日活数据,看起来确实前路迷茫。
不过,这次调整并不能完全视为月之暗面对于现状的消极回应,从本质看来,这家公司正视了此前颇受诟病的“烧钱获客”问题。
一名大模型领域投资人对界面新闻分析称,月之暗面此举是终于意识到投放的无效性,接下来如果要继续留在AGI牌桌上竞争,它只能依靠模型创新。
事实上,DeepSeek此次最受关注及认可的是推理模型R1,它在对标OpenAI o1模型的情况下大幅拉低了推理成本。而月之暗面其实也“押对”了技术路线,它不仅在“六小虎”中最早推出o1类模型,甚至在R1发布的同一天推出了最新的多模态推理模型k1.5,只不过这几款模型并没有在行业内激起巨大水花。
另有一名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DeepSeek的爆火对月之暗面内部而言是一番不小的刺激。团队复盘后认为还是要坚持基础模型SOTA(State-of-the-art,当前最佳)。接下来,团队可能会重新训练基础模型,同时抓紧应用层的机会,内部选中的一个产品方向是DeepResearch,这是OpenAI在2月发布的一款面向深度研究领域的智能体产品。
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目前,月之暗面共完成4轮融资,融资规模超过110亿人民币。其中,在阿里参与超10亿美元规模的A+轮融资中,有媒体报《看球王》道称有近2亿美元以算力券形式折算。这意味着,月之暗面的现金规模接近100亿人民币。
需要指出的是,DeepSeek此次出圈带来不仅是行业冲击,它的确带动了大众对于AI产品的认知。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年初全球爆火之后,有大量用户涌入DeepSeek客户端,但在其服务尚不稳定的情况下,有不少流量旁落Kimi的口袋。不过,有行业人士对界面新闻表示,这部分流量最终留存表现还不够好,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这批用户不完全属于AI产品的目标用户人群。
责任编辑:何俊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