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寒假结束,同学们重返校园,流感季是否已经过去,进入春季还有哪些高发传染病值得关注,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春季常见传染病包括诺如病毒感染以及麻疹、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在2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质斌提醒公众,这些传染病大多通过呼吸道飞沫或者密切接触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结果显示,当前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继续呈下降趋势。流感病毒作为导致近期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病原体,目前仍处于季《welcome购彩大厅首页》节性流行期,但是流行强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南北方省份的流感活动水平存在差异,今年第6周监测结果提示,南方活动水平高于北方。
“校园传染病的早发现和早处置非常重要,可以减少疫情发生风险、控制发生规模。对于疫苗可预防性疾病,建议及时全程接种疫苗,通过强化免疫,降低疾病发生风险。”彭质斌说,学校应加强教室清洁,在保暖的前提下通风换气,促进室内空气流通。加强健康监测,做好因病缺课的监测和登记,组织开展学生、教职员工体育活动和健身锻炼,提高抵抗力,减少疾病感染的风险。
除了传染病之外,春季还是消化道疾病、过敏性疾病高发的季节。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李景南表示,春季气候变暖,是细菌容易滋生的季节,春季消化道系统疾病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此前临床上出现过食用冰箱过夜食物,导致低烧、水样便等症状的患者,经检测发现是感染了沙门氏菌。因此,他建议将食物充分烹熟后食用,家庭成员如出现了低热、腹泻症状,要避免共用餐具,减少细菌传播,预防疾病发生。
针对春季过敏问题,马艳良表示,无论是过敏性哮喘还是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鼻炎等,提前预防都要比出现症状后再治疗更加有效。预防包含预防性药物治疗,如过敏性鼻炎患者,可提前2到4周使用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鼻喷激素,可以减少症状发生,降低症状严重程度。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可提前使用对症的滴眼液,过敏性哮喘可提前使用含有吸入糖皮质激素的药物。物理防护方面,除了戴口罩,还可以使用带有硅胶保护套的防过敏护目镜,以减少与花粉的接触。春季过敏一旦症状转重应及时就医,尤其哮喘患者要随身携带含有沙丁胺醇或福莫特罗的急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