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哈力克 实习生:吴紫萱
发于2023.10.2总第1111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按照原计划,大连福慧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慧旅行社)应该做好了“十一”黄金周密集发团的准备。一群年长的“旅游会员”也早已计划好跟团游玩,或许也会在旅游途中“听课”时投资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就像往常那样。但这一切的安排一个多月前破灭了。
就在一天前,张雅刷到一条消息:辽宁省瓦房店市公安局8月20日发布警情通报称,大连山海慧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所属大连福慧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免费、低价旅游等方式为利诱,变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涉及多地,数额巨大。目前,大连山海慧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周某峰等犯罪嫌疑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已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侦办中。
“业务员当时跟我说退款没有问题,23万元退回来需要3~5天。我们也很相信他们,心想分公司爆雷应该不会这么快。”张雅回忆,分公司现场竟然还有老人在交钱。“有业务员说公司正常经营,让老人们再投钱。”然而到了8月22日,张雅发现,分公司的财务室大门紧闭,人已经不见踪影。几天后,业务员和管理层也都不见了。“门店是开着的,但没有人,这简直就是骗子行为”。
福慧旅行社成立于2003年,在全国拥有上百家分支机构,客户几乎都是老年人群体。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上海、浙江、河北、北京、辽宁、湖北、广东等多地分公司都受到这次事件影响。其中,一些分公司已经关门停业。
《中国新闻周刊》调查发现,福慧旅行社推出的一些线路,名为旅游产品,实则投资。鼓吹投资人不仅可以享受免费旅游,最后还能拿到本金和收益。不过,多数受访者仅拿到过一次收益。后续在业务员劝说下,会多轮追加投资,最终损失惨重。仅记者接触到的投资者,还未追回的投资款都在几万至上百万间。
以组织老人出游为噱头,通过免费、低价游吸引大量老人,游玩过程中开会、上课,以高收益诱导老年人投资理财,只是当前低价老年团的乱象之一。
业内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数量达到2.8亿左右,旅游消费人群占比30%,消费频次可以达到每年2次,且中老年旅游处于市场的增量周期。中老年旅游,正在成为一个增长势头迅猛的赛道。但这个赛道里,低价背后乱象丛生。
不一样的旅行社
张雅的母亲是2022年7月接触到福慧旅行社绍兴越城分公司的。当时,分公司开业不久,业务员到小区发传单,她母亲发现,业务员宣传的福慧旅行社和市面上的旅行社不太一样。
“普通的旅行社就是单纯花钱玩线路。而在福慧旅行社买了旅游产品,不仅可以免费游玩,到了期限还可以拿到本金和收益。说白了,就是投资。”张雅说。
最初,张雅的母亲先试水投了1万元,获得会员身份后,跟着福慧旅行社四处游玩。张雅称,原本一年期的投资,最后提前四个月拿到了900元收益。“你看,你们不让我把钱存在这里,但最后我就是拿到了收益。”提前兑付让张雅的母亲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
这正是福慧旅行社拿捏老年人心理的关键一步:第一次会准时或者提前让投资者拿到收益,彰显资金实力,获取信任。但大多数情况下,钱不会在投资者手里停留太长时间。
多名受访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等看到现金收益,业务员会再次劝说追加投资。已经建立起来的信任,让不少人愿意把还“热乎”的本息再添些钱继续投资,雪球最终越滚越大。张雅的母亲就是这样一步步加大投资,从最初的1万,到后续的4万、5万,最后投资了12万元——这原本是她身上仅剩的储蓄。
“我之前劝她不要再投资了,赶紧把钱要回来。但她已经深陷其中,她说:‘他们好端端开着,怎么会跑?即便跑路了,我也心甘情愿把钱扔水里。’”张雅很无奈,母亲“已经变得很疯狂”,即便自己心里早有预判,但由于母亲执着,直到最后钱都没能拿回来。
黄静云的父母也未能逃脱这样的套路。“退休后,两位老人开始接触上福慧旅行社,但刚开始非常谨慎,只交几百元钱去附近采摘游玩。都在北京附近,也很便宜。”黄静云说。
前期几次出行让黄静云的父母与业务员建立了信任。慢慢地,旅游行程开始变远。加上周围朋友推荐,第一次旅游半年后,黄静云的父母从单次付费旅游转变为投资,从而获取免费旅游。2021年下半年,老两口首次投资了6万元。
黄静云回忆,第一笔投资收到了大概7600元收益。拿到这笔钱后,父母随即又追加了一些进去,“往后都是到期后拿上本金收益再继续往里面加钱,没有取出并使用过收益”。
就在瓦房店市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的当天晚上,黄静云父母还收到了2万元,但他们也不清楚是来自哪笔投资、是本金还是收益。因为在一年内,他们追加了多轮投资,目前还有三十几万没有拿回来。
“我父母都是老师,都受过高等教育。可见老人被骗并不是因为教育水平问《ued在线app下载》题。”黄静云感叹
极力包装投资事实
除了前期会让客户尝到甜头外,福慧旅行社也做足了表面文章,从签订旅游协议开始,就在极力包装吸纳投资款的事实。
记者拿到的一份《大连福慧国际旅游协议书》显示,某个旅游套餐价格为5.2万元,共有包括贵州、成都、广西在内的六条线路,每条线路价格一致,均为8800元。另外,也有包含国外路线的旅游套餐,但价格高昂,基本都在十万元以上。
《中国新闻周刊》调查发现,这只是福慧旅行社的一种包装手法:协议书上的旅游套餐价格,表面上看似是购买旅游线路,但实际上却是投资款。
有投资者透露,一旦同意存入资金,福慧旅行社就以签订《国际旅游协议书》的形式,将资金拆分、虚构为不同的预售旅游线路对应的费用。
福慧旅行社另一种掩人耳目的做法是,让旗下有商贸资质的公司与投资者签署销售合同,出售海参、鲍鱼一类海产品,销售价格对应着投资款。
“父母没签署过旅游协议,购买投资产品都是签销售合同。我问过好几个在北京石景山分公司投资的人,他们拿到的票据上也都是海参、鲍鱼。”黄静云说。
根据黄静云提供的一份收据,收款项目是5份新年海参,每份海参价格为1.2万元,合计6万元——这正是她父母当时的投资金额。收据上的盖章企业为北京大简食品商贸有限公司。天眼查显示,该公司唯一股东是大连山海商贸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正是周志峰,与福慧国际旅行社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一些受访者介绍,自己并不会拿到销售合同中的商品,只是以此为名义开收据,仍然是投资款,后续会享受福慧旅行社提供的免费旅游。
8月20日警情通报发布后,黄静云母亲曾到石景山分公司要求退款,否则要去法院起诉公司和销售人员。“销售说,收据上写着给你海参了。可事实并没有给,谁会花30多万买海参?”
张雅、黄静云根据第一次拿到的收益测算出,福慧旅行社提供的产品收益率在10%左右。不过,福慧旅行社并没有大范围公开宣传过投资收益。有受访者称,旅行社业务员日常行事非常谨慎,一般都是口头讲述或语音电话告知能拿到多少收益,并不会留下文字记录。
但即便如此,旅游协议书也可能暗藏玄机。有绍兴投资者透露,在自己签订的《国际旅游协议书》第二条礼品赠送条款中,以赠送不同金额的“山海阁消费卡”暗示可以获得的利息总额。
“在存入一定数量的现金以后,根据本金的不同,我们每月或每季度领取对应的利息。当天,该公司的财务会在我们此前签订的《国际旅游协议书》中针对已经给予利息的部分打上‘已退款’印章,同时支付现金。”上述绍兴投资者说。
除了旅游套餐外,福慧旅行社明面上兜售的产品还有旅游会员,也有相应条款暗示收益。一位受访者提供的、于2022年6月12日签署的《大连山海旅游协议书》显示,购买项目是价格为15万元的旅游会员,并非旅游线路,协议书也并未提到提供了哪些旅游线路。但协议中的旅游会员章程第三条提到,办理15万旅游会员一年期,如客户不消费旅游线路,每季度返还 41800元,分四个季度返还。算下来,一共会返还167200元,比15万元的价格多出17200元。该名受访者表示,这就是在隐晦地表达投资收益。
不久后,这名受访者父亲于2022年9月签署的协议书已经没有了相关条款,往后的协议书也没有见到过如此明显的“提示”,他猜测“协议书应该是改版了”。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新闻周刊》拿到的多份售卖“旅游会员”的协议书中都会标明,办理一年期旅游会员赠送旅游消费积分。有受访者表示,积分就是收益。但问题是,积分是否可以提现?
今年5月,黄静云父母向福慧旅行社交了19800元去云南8日游。黄静云说,这次交的钱比较少,能免费游玩,但没有收益。本金会返还,需要每天上小程序“元初体验”领取36积分,等累积到一定数额再提现,一年半返完本金。
“业务员不让我妈操作,而且她也尝试过,但提现不了。”黄静云说,目前为止,她母亲没提过钱。“有时候找业务员想提现,他总说不着急,等他有时间再说。”
目前,微信已搜不到“元初体验”小程序,但有相同名称的公众号,认证主体是元初体验(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IP属地在辽宁。根据天眼查,该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目前暂未发现与福慧旅行社存在股权关系。不过,该公众号原本每周都会数次更新文章,但从8月22日后,再无任何新的推文。
情感拉拢
福慧旅行社产品颇为复杂,不仅产品类目不同,也有多条旅游线路,对应着不同数额的投资金额和收益。期限也分为3个月、半年、9个月、1年等。在返还方式上,有到期整体返还和每天返还。加上很多老人并没有签订合同,收益率不清晰,搞不清楚最后能拿到多少钱。但即便如此,他们也愿意相信福慧旅行社,甚至把养老钱都投进去。
吃住不错,父母满意——这是所有受访者都会提到的理由。
“爸爸说吃得挺好,住的也是五星级酒店,品质确实不错。路上安全,玩得也好,没有强行购物,其他老人反馈说也还可以。”朱帆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他父亲于2019年接触到福慧旅行社,前前后后投资了9次,目前还有近110万元没有拿回来。
从业务员发给朱帆的一条视频中可以看到,旅游团安排老人在某大酒店就餐,环境很好。餐桌上菜品丰富,现场气氛热烈,不少老年人碰杯高喊“相约山海,天天精彩”。
福慧旅行社发团非常频繁,对于想要跟团旅游的老人也很“慷慨”。张雅举例称,比如投资了5万元,除了本身有赠送的线路外,每个月还会免费让老人去玩两天一夜的线路。
“福慧旅行社有时候会免费叫老人去玩,其实最终目的就是想让你投钱。”黄静云说。
福慧旅行社对老年人的情感攻势也很强烈。多数受访者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福慧旅行社业务员在情感上很会套近乎,甚至会亲切称呼投钱的老人为“爸妈”。日常也会打电话问候,经常性往家里送米面油。“小管家(即业务人员)有各种贴心服务,甚至有次还帮我们搬家。把长期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照顾得很妥帖,特别信任他们。”
业务员的一个细节让朱帆印象深刻。“比如你给他打电话,他会挂掉自己再打回来,说是要自己承担电话费。虽然也花不了多少钱,但会让人觉得他们很贴心。”
有受访者说,福慧旅行社业务员会专门到老年人比较多的老小区和菜市场宣传产品。愿意投资的老年人往往跟子女分开居住,有的跟子女不在一个城市,甚至也有分居异国的情况。“几乎所有的业务员都会到老年人住所慰问。我母亲跟我说,业务员在聊天时会问到自己的家庭关系、退休工资、子女情况等,业务员对这些信息都了如指掌。”上述受访者表示。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彭华茂研究老年心理已有十几年,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老年人也有情感需求,需要社会连接,有人关怀。如果成年子女经常忽略父母这些需求,就会出现情感空隙,给了别人可乘之机。
“那些家庭关系好,子女跟父母联系多的,比如每天打个电话的或者经常聊天,父母遇到一些需要花钱消费时候,通常会征求子女意见,问一问他们行不行。老年人上当受骗,首先要做的不是指出老年人有什么问题,而是想想子女是否与父母保持了正常的交流频率。”彭华茂说。
此外,前期稳定的回报和高出银行存款不少的利息很有吸引力。黄静云能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年龄已经大了,收入来源仅限于退休金和以往的储蓄。他们继续选择高风险投资,是想着用之前还属于稳定的投资理财方式给子女多积攒一些钱”。
早已被多地警示
如果福慧旅行社只是一家旅游企业,正常来讲,行业利润不足以支撑众多“旅游会员”免费旅游。该公司之所以能够运转这么多年,目前看来则是找到了另一种“业务模式”:用免费旅游和高息回报引诱老年人投钱,利用投资款提供高标准旅游服务,建立口碑后,再吸引更多人入局投资,以维持高成本支出。直到大厦倾倒。
《中国新闻周刊》调查发现,无论是短途还是长途旅游,都是福慧旅行社揽钱的主战场。尤其是在聚餐吃饭时,投资宣讲更为集中。
“当时业务员说两天北京周边游,去了以后实际上就是宣传投资产品,让会员投资。”黄静云父母说,“每次要我们投资的时候,业务员就打苦情牌:‘叔叔阿姨我压力太大了,业绩压得我什么病都出来了,公司已经18年了从来没出现过问题,如果到期公司不给钱你们找我,我保证给你们。’用这种方式,让我们绝对相信他。”
有媒体报道称,辽宁瓦房店警方通报的前两天,大连福慧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沈阳分公司还在疯狂组织活动。知情人士表示,当天的推荐活动持续约3个小时,会上业务员推广的旅游产品不但可以免费,还附带高倍返利。
黄静云父母回忆,在一次宣讲中亲眼目睹过,一位老人当场刷卡投了几百万,另一位不服气刷了更多钱去投资。“气氛已经烘托得很热烈。又送东西,又拍照合影,可能产生了攀比心理”。
朱帆称,为了让人下定决心投资,有的业务员会借钱给老年人。“比如一款产品需要投资20万,如果手里只有15万,业务员就会再借给你5万,让你买产品。我也是通过父亲的聊天记录才知道,这种事情父母都不愿意跟子女说”。
朱帆甚至也怀疑,父亲想抵押房产去投资也跟业务员有关。今年4月,朱帆父亲考虑抵押房产去买福慧旅行社产品,朱帆拒绝后,父亲反应激烈。“我爸甚至说,‘要么签字,要么就断绝关系’。我去公司讨说法,业务员否认他鼓动我父亲抵押房子。”朱帆无法相信这种说辞。
宋睿哲母亲前段时间也有想过卖房。“业务员跟我妈说,阿姨你把这套房子卖了,过两年再换一套大的。”宋睿哲认为是业务员在动员自己母亲卖房投资,“如果这套房子的名字不是我的话,我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宋睿哲是今年6月才发现,母亲在年初就向福慧旅行社投资了6万元。当时,宋睿哲母亲准备去威海旅游一星期,她今年已经接近80岁。按照规定,75岁以上老人报团,应请成年直系家属签字,但宋睿哲表示福慧旅行社并没有向他征求同意或者签字。出于安全考虑,宋睿哲给福慧旅行社上海静安分公司打电话,要求提供合同。但对方提供不出来,后续约好的面谈,也反复爽约。
这让宋睿哲起了疑心。他查询后发现,山海集团及旗下所属公司早已被多地风险警示为“非法集资”。其中,济南市历城区和天桥区打击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都曾在今年3月发布的“关于大连福慧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及其关联公司涉嫌非法集资风险的提示”中称,多名市民反映大连福慧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济南分公司及关联公司以办理旅游卡、养生卡、股权投资、投资养老公寓及温泉酒店、投资海参等名义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变相承诺还本付息,该行为涉嫌非法集资。
宋睿哲大感不妙,反复沟通后,他母亲终于说出了投资的相关情况。后续经过多次交涉,7月中旬把钱要回来了,避开了这次“爆雷”。
9月21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致电大连山海专案组,接线人员表示,山海集团大连这边所有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业务板块已经全部关停,山海集团实际控制人周志峰已经被刑事拘留,其他相关的责任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到现在为止,依旧有很多老人相信福慧旅行社没有问题。在短视频平台上,很多用户留言为山海集团加油打气:“山海这个平台真的好,没有问题”“要追加投资帮助山海渡过难关”。
有一些受访者对《中国新闻周刊》抱怨,家里老人很固执,不肯报案登记投资信息。也有老人不愿意多说,子女无法掌握父母投资的整体情况,只能偷偷翻看父母与业务员的微信聊天记录。
彭华茂建议,子女需要站在父母角度不加评判的沟通,等到父母情绪平复,再慢慢讲道理。“如果出现财务损失,谁都会心急生气,但一味指责父母也解决不了问题,子女需要接受这个事实,接纳父母情绪,再好好沟通”。
一日低价游,半天在购物
福慧旅行社涉及问题是个极端案例,旅游团针对老年群体更常见的做法是,以不合理低价旅游为噱头,以健康、保健为卖点,诱导老年人购买高价商品,获得提成。
陈梅受邻居老人邀请参加了一次低价游。尽管她把预期价格拉得足够低,但听到只要50元,还是颇为惊讶。“我问奶奶为什么会这么便宜”,老人告诉她,旅游时会推销东西,但是买不买自己决定。
王星当导游近十年,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看样子选择权在老年人手上,但推销人员知道老年人有哪些“痛点”,养生、保健、长寿,这些都是他们很在意的事情。经过一番天花乱坠的引诱宣传,老人很难不买账。
陈梅记得,旅游团出发后首先到了一个类似于景区的地方。她打开手机地图一看,是个郊区公园,原本就是免费场所。“那边设施挺旧的,就感觉像是走个过场。”他们在公园“游玩”了近三个小时。早上7点就出发的旅游团,为什么要在一个公园待这么长时间?陈梅后来才知道,其实就是在凑时间等到饭点。
熬到中午,导游把大家拉到了类似于园区的地方,那里停着五六辆旅游大巴车,游客都汇聚在这里。“人特别多,桌子上的菜,一圈转下来你就吃不到了。”吃完饭后,有人引导陈梅一众人进到了一间屋子里。团里稍微有些“经验”的老人已经知道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了。
推销员先讲了一节“养生课”,主要讲药酒功效。陈梅看到药酒瓶子没有任何标签,里面装着橙色液体。“感觉像是三无产品”。当时,一位老人买药酒后悔了想退钱,想找推销员理论,才发现他早已不见踪影。“他们卖完东西就从后门溜走了,如果想找他们退钱,根本找不到。推销其他产品的人就会说,‘你得找卖给你东西的人退钱’。”陈梅说。
听完药酒推销,陈梅和老人们又接受了骆驼奶、深海鱼油等营养保健品的多轮推荐。销售员通常话术是:“你们要学会照顾自己,不要再给子女添麻烦。”“他们很会拿捏老人心理,这类产品卖得很好。”陈梅回忆,整间屋子里,百分之七八十的人都买了,推销员甚至还去仓库拿货。三轮推销下来,已经过去三个多小时,原本导游承诺的去海边游玩也泡汤了。
贵州一家旅行社总经理苏文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多次购物、强制购物较多发生在低价旅游团中。购物店、旅行社和导游会形成利益链,前者以高出市场价格出售商品,旅行社和导游会赌游客能买多少东西,进而从购物店赚取提成回扣和“人头费”来填补支出,否则仅是靠旅游费是不可能支撑运营的。
“所以他们会尽可能让你购物,压缩旅游时间,恨不得一整天都待在购物店。”苏文说。
陈梅还发现的一个细节是,在三轮推销过程中,导游并不在游客身边,等购物结束后才会出现。王星认为,现在一旦发现导游强迫购物,处罚比较严格。不在购物场所出现,可能是怕留下证据被举报,需要避开。但他也强调,“如果与销售方存在利益链,无论在不在现场,只要把人送过去,该拿到的提成都不会少。”
陈梅曾问过跟团旅游的老人,“明知道会让你们买东西,为什么还要去?”有老人回答,关键是便宜。
王星指出,不合理低价游比正常团价便宜50%~80%,很多追求性价比的游客会选择购买,老年人因为收入问题会更加喜欢。“这一代老年人都比较节约,相对来说,便宜总是能吸引到他们。也有可能一些老人不了解不合理低价游黑幕,没考虑到会有购物环节。”彭华茂说。
中国老龄协会发布2021年度全国老年人权益保护警示教育案例时,就曾提到老年人低价旅游。
这起案例显示,自2018年5月起,由郭某某、彭某某发起,与其他多名被告人共同出资,在武夷山市开设玉器店,并以该玉器店为犯罪窝点,给予某某市多家旅行社经营者高额回报,通过旅行社组织低价团将老年游客带到店内购买玉器,并利用其在该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工作的职务便利,在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检查时通风报信,并帮助玉器店处理投诉事宜。
玉器店导购向老人吹嘘其实力,部分讲师留鸡冠头发型、显露纹身等行为制造涉黑形象让老人产生畏惧心理,强迫老人购物。经营期间,先后迫使78名被害人非自愿性购物共计127万元。
不合理低价团难除?
“‘不合理低价游’是影响旅游市场秩序的顽疾和毒瘤,严重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4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指出,“不合理低价游”、导游辱骂游客、强迫购物等现象有所抬头,严重干扰正常市场秩序,严重影响旅游业整体形象。
颁布已有10年的《旅游法》也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但从现状来看,不合理低价游,尤其是面对老人的相关服务仍然在市面活跃。治理难度大的一个不可忽视原因是——我国老年群体的增加。
《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显示,2021年,45岁以上中老年旅游者占据国内旅游客源市场36.81%。其中45~64岁人群出游9.02亿次,占比27.80%,成为旅游市场第一大客源。
“老年人时间比较自由,往往成为节后错峰游主力。但是监管一般都是在旅游旺季集中整治,老年人旅游时间错开,监管很难顾及。”王星说。
老年人对淡旺季旅游市场的“互补”,扩大了旅行社淡季业绩增长空间,因此很多旅行社都会争夺老年客户群体。苏文认为,一些旅行社为了吸引更多老年人,采取不合理低价游方式扭曲市场,部分老人抵不住诱惑参团,旅行社在别的方面也能挣到钱,从而使得更多旅行社纷纷效仿。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相当大一部分老年人群体,他们的旅行经验不够丰富,对旅行社、导游的依赖性更强。这部分老年人二次消费能力又不是那么高,这里面就出现了一个市场潜在的陷阱。
“用低价的方式带你出去看,如果报团的费用不足以覆盖企业的成本,特别是旅行社的采购成本的话,一定是要通过二次消费,特别是通过购物、餐饮和一些自费的保健项目来覆盖成本。这就是不合理低价游屡禁不止以及存在的市场基础。”戴斌说。
从老年心理角度来看,浙江大学老龄和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何文炯认为,不少老年人退休后经济来源减少,普遍对价格比较敏感。同时,缺少亲友陪伴的老年人渴望社会交往,容易产生情感依赖。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不合理低价游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老年人的这种需求。
浙江大学旅游研究所副所长周永广曾表示,全国各地的旅行社产品同质化严重,供给过剩就会导致产品比价,比价的结果一定是削价竞争,打价格战。只有深度挖掘旅游资源,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
一些新入局者,也看好了这个巨大的市场。7月21日,新东方宣布再度创业,进军中老年人文旅事业。目前已经在陕西、甘肃、浙江、新疆等地设立文旅分公司,并发布了多条旅游线路。
其中,浙江新东方文旅首推的“大美中华文化十线”产品共有两款,其中6天5晚的“PLUS版”售价为5999元;4天3晚的“轻量版”售价为3999元,包括“浙东唐诗之旅”“莲都寻根之旅”等。从产品定价和旅游线路来看,新东方定位于中高端老年旅游。
新东方入局老年文旅,是否会对低价团造成打击?王星和苏文都表示大概率没有可能。“两者用户没有重叠,看上低价游的老年人肯定不会一下子去高端游。”
王星认为,打击不合理低价游,地方一定要加强打击,并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只有敢罚,罚得狠,低价团没有利润空间,旅行社自然就不推了”。
“如果有不合理的低价旅游需求,就会有旅行社想要满足。”苏文很痛恨不合理低价游,“这种行为简直就是劣币驱除良币,最后大旅行社只能被迫让步,参与恶性竞争,一起拉低服务水平,这对整个行业都将是毁灭性打击。”
(应受访者要求,张雅、黄静云、朱帆、宋睿哲、陈梅、王星、苏文为化名)
《中国新闻周刊》2023年第3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