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2亿播放量 500余万网友追番 9.3分 中式奇幻动画短片集《中国奇谭》收官
以中式想象力与美学 入梦“中国奇谭”
“宇宙飞船降落在杳无人烟的月球,竟然出现了一只玉兔?!一人一兔会展开一段怎样的故事?”2月12日,9.3分现象级动画剧集《中国奇谭》迎来最终集《玉兔》,完美收官。
《中国奇谭》是由拥有众多童年记忆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bilibili联合出品,其中由八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组成,分别是《小妖怪的夏天》《鹅鹅鹅》《林林》《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小满》《飞鸟与鱼》《小卖部》《玉兔》。从北国风光到胡同巷里、从未来宇宙到乡土人间,纵览古今、展望未来,故事内容涵盖乡土眷恋、科技幻想、生命母题和人性思考,展现着中式想象力、承载着中国民族文化与哲学。
2月初,正值《中国奇谭》收官前夕,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了总导演陈廖宇,分集导演刘毛宁、顾杨和刘旷,畅谈幕后趣事。
奇谭
顶着“上美影”的牌子在创作,我们没有辜负它
2020年底,动画短片项目《中国奇谭》的种子被萌发出来。当时,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上美影”)想为在两年后即将到来的中国动画100周年以及中国动画新的百年策划一个项目,延续中国动画黄金期极具特色的短片创作。陈廖宇作为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也想继续探索多元性的中国动画短片,双方一拍即合。
短片集的形式,更能符合上美影和陈廖宇的“包容与多元”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他们从上美影经典动画电影《天书奇谭》汲取灵感,以“奇谭”作为主题,围绕中国式奇幻故事进行创作,“中国是风格,奇谭是内容”。
上美影和作为总导演的陈廖宇,集结了10位富有创作经验和热情以及拥有独特艺术风格的青年导演。在创作过程中,许多导演都认为虽然各自负责独自的一集,但是他们像一个大家庭,互相学习并品鉴大家的创作,而后直接提出建议,再去修改。
第一集《小妖怪的夏天》讲述了大众熟知的《西游记》的故事,但分集导演剑走偏锋,采用小人物的视角,将想吃唐僧肉最底层的无名小妖“小猪”作为主角,却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你在教我做事?”“大王刚刚改了主意”“ 别瞎想,能有个干的就不错了!”……这些剧情和台词让网友带入了“打工人”的形象,发出了“小猪妖竟是我自己”的感叹。直到结局反转,小猪奔向唐僧师徒四人,告诉他们前方有陷阱,孙悟空没有打死小猪,并给了善良的“小猪”三根救命毫毛,网友们频发弹幕:“这才是我心中的大圣!”“感谢这个故事让我相信还有一束光。”
该集导演於水曾透露,他至今难忘的一幅画面是有一次导演们相聚在五道营,坐在二层露台,夕阳西下,他们一边吃饭一边看彼此的成品,随后展开讨论。有一位导演看后建议:小猪被大圣打倒后,如果镜头换个角度,把师徒四人的背影带上,悲情感可能会更强一些。於水认为这是一个好建议,但他希望在师徒四人那里尽量留白,能不出现就不要出现。这是於水至今都记得的场景,在制作团体里收获到的温暖。上美影艺委会也会提出建议,比如“煮唐僧的锅,有些普通”,於水做出修改,调整造型并增加后期润色,才有了让小猪“头秃”的锅。
上美影和陈廖宇则是这个家庭的“大家长”。他们不仅了解每个分集导演的创作习惯、风格和优缺点,甚至对每个导演的背景、知识结构、性格都了如指掌。使网友惊呼“不明觉厉”的第二集《鹅鹅鹅》,全片无对白,结合默片和水墨画的形式,以游戏视角铺陈开来,“你是个货郎,今天要送两只鹅到邻村。这里是鹅山,你失踪的地方。”
导演胡睿是《中国奇谭》最先确定的分集导演,他偏爱黑白,同时对中国传统奇幻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在前往德国学习电影时,他带着一套《续齐谐记》,感慨着中国古人在戏剧上的表现力。此次《鹅鹅鹅》的剧本便是脱胎于《续齐谐记》中的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阳羡书生》,亦称《鹅笼书生》。
“熟悉的上美影回来了!”看到网友的这些弹幕时,总导演陈廖宇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感慨道:“我们是顶着‘上美影’的牌子在创作,我们没有辜负它。”
乡村
每个人的童年都听过相似的奇谭故事
经过紧张刺激、跌宕起伏以及意料之外的反转的剧情之后,第四集《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的故事显得尤为独特,这是《中国奇谭》中片名最长的一集,以舒缓的叙事节奏,记录了童年的逝去和乡村的变迁。不少网友认为这集更像是一首“散文诗”,画风也像带大家回到了儿时语文课本的插画一般。
导演刘毛宁是《中国奇谭》的所有导演中最年轻的一位,1994年出生于河南省禹州市鸿畅镇岗刘村,因此他的作品均与童年时的乡村有关。《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可以视为他的“童年三部曲”的第三部,延续了《我和吸铁石和一个死去的朋友》《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的个人风格,如长长的片名,带有河南口音的普通话的旁白,没有明显的剧情冲突,充满真实场景的北方村庄和乡村生活,生命的逝去和童年的成长……他从三个影子讲起,问妈妈:“别人都是一个影子,为啥我有三个呢?”妈妈回答说:“再剥会儿花生就睡吧。”再到片中的一片片农田,饭后闲聊的乡亲们,吃香椿叶拌豆腐,抓蚂蚱和放窜天猴的炮,杂乱的生活用品等细节,让许多北方观众不断感慨道:“我的家就是这样,导演绝对在农村生活过”“我小时候说话,我爸妈也敷衍我”“一下子回到了童年”。
最初加入《中国奇谭》的创作团队时,刘毛宁还在河南老家暂住了一段时间,讲到“奇谭”这一主题,他不禁想到了儿时常常听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童年都听过相似的故事,比如小孩儿在晚上不能乱跑,会被妖怪抓走,这是一种保护机制,但也是农村的生活哲学。小时候,我很爱听村里面的老人讲奇幻故事,但又像片里的小男孩一样,对充满神秘的、以为有妖怪的‘后山山洞’既好奇又害怕。”在刘毛宁看来,小孩子的视角更像乡村的视角,乡村是城市的幼年,它不像大人一般有严谨的逻辑,它有更松散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小时候我在农村听到的故事,因为缺乏清晰的认知,所以更能充满想象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童年的消逝,很多事物不再模糊,我便不再懵懂,后来也知道三个影子不过是三个光源导致的。因此,我更想记录下曾经那个充满想象的生活。”
在剧本创作阶段,刘毛宁想到了自己的三爷爷和村庄里的王孩儿。他的三爷爷眼睛看不见,却可以独自生活,而王孩儿每天站在路口晃着身子等巴士,却从不上去……这些真实的故事在刘毛宁的脑海中串联起来,并加入奇幻的元素,切合“奇谭”主题。
2021年开始进入制作阶段时,刘毛宁又一次回到家乡进行为期一周的采风,有了新发现。他看到了村庄里求子庙前摆了很多小鞋还有许多瓷器娃娃,同时还特地询问了庙中的老奶奶关于跪拜的讲究,这些采风的收获均被加入到了动画中。“除此之外,我们一直在调整内容,比如一开始出现的偷菜花的小妖怪,是后来才加入的分镜,从原本的大远景切到了掉在地上的菜花被小妖偷去的画面,希望让片子一开始就带有奇幻的色彩。”刘毛宁解释道。
动画结尾处,狗、影子、神仙和王孩儿一起坐上了深夜巴士离开了乡村。“巴士要开去哪里,我也不知道,或许是开到更适合他们的土地,或许它还会再开回来也说不定。”提及逝去这一隐喻时,刘毛宁继续讲道:“乡村只是我的故事的一个环境承载体,不管你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每个人都会经历童年的逝去,这必然是带着忧伤的气质,但并不悲情。我们要用勇气继续走下去,不能总停留在一个童年的无序的状态中。希望观众看完会有触动,同时也有淡淡的忧伤和愉悦,这样也会产生治愈感。”
胡同
让传统的事物重新焕发光彩
2月5日正值元宵节,《中国奇谭》播放量突破2亿,其更新的第七集《小卖部》同样来源于生活。该集讲述了一直住在胡同的杨大爷即将搬进新大楼,走之前他被一张“奖券”邀请到了神奇的庙宇。原来,“活过来”的石狮子、门把手、路边的椅子等都曾经得到过大爷的关爱,特来向他致谢,这一集的故事被网友戏称:“北京大爷梦游仙境”。
“吃了嘛您”“嘿!胡同里还开这么快”“估计楼房连个腻虫团都没有!”一口京片子的配音把观众拉到了北京的老胡同里。此外,动画中还有胡同的真实场景,如小卖部、门口的蹲兽、花式床单、炸酱面和糖葫芦……这些烟火气的画面,再一次让网友直呼“真实”。
而这样的真实场景源自于分集导演顾杨和刘旷的胡同生活。这两位导演是《中国奇谭》中独特的组合,他们是夫妻档导演,一同创作出这集胡同的故事。2015年,他们从楼房搬到北京东华门附近的胡同,刷新了他们对胡同的刻板印象。提及生活中的胡同故事,顾杨和刘旷分享了许多胡同见闻,他们认为:“其实住进去才知道,胡同里的人和事儿都特别酷。”
尽管顾杨是北京人,但小时候从未在胡同生活过,她现在很喜欢胡同的生活,认为从胡同的一头走到另一头,烟火气很治愈。“从胡同的一个口往前走,可能会先闻到花露水、电蚊香的味儿,小卖部老板或者大爷大妈还会跟你打招呼,再往里走就会闻到谁家炒菜炝锅的香味。”他们把生活中见到有趣的故事,创作在动画里。比如,她曾遇见一位北京大爷,每天都给车子盖布,但车子从来没有移动过。有一天,车布撩起来,顾杨才看到原来是一辆“特酷”的磨砂面的改装车。还有一次,他们还遇见过一位“遛龟”的阿姨,阿姨总觉得住平房有湿气,要给她的乌龟除湿,于是一到太阳特别好的时候,阿姨就蹲在墙角,把乌龟放在阳光下晒,龟壳发热了以后,阿姨才觉得今天去完湿气了。这些灵感统统可以在动画中有迹可循,他们特意放在了结尾字幕的花絮中。
“还有一次,在半夜十一二点钟,我们看到一个人在路灯底下大声朗诵,走近一听才知道,他在朗诵《红楼梦》。”顾杨和刘旷笑道。“这腻虫团都喜欢向着光飞。”顾杨说这句台词是她在现实中听到胡同大爷说出来的。一次,她和朋友在白塔寺旁边的胡同走着,前方腻虫一团接着一团,她们躲避不及,身旁走过的大爷却淡淡地说出了这句话,顾杨记在心里,也用在了动画中。
尽管背景设置在了北京的老胡同,当时顾杨和刘旷认为他们展现的“胡同”不止是“胡同”,也可以代表着弄堂和巷子,代表着各地狭小却极为丰富的生活空间的集合。在故事的后半段,灰暗的古庙重新富有光彩,胡同里的老物件有了灵性,重现五光十色的画面,这是顾杨和刘旷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思想。
“我们希望在原有基础上保留传统的事物,把它们进行修缮和翻新,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保护并重《m6米乐平台是真的吗》新让它们焕发光彩,让更多的人去知道和了解,老旧的新鲜的事物中最好的方式是新老融合。”顾杨解释道。
前行
中国动画开启新的百年,《中国奇谭》步履不停
《小卖部》中还有隐藏的彩蛋,“上美影”的元素遍布小卖部的场景中,有美猴王的面具、金箍棒等,还有《黑猫警长》《魔方大厦》《大闹天宫》的经典动画海报,《大耳朵图图》的贴纸,新旧事物都在《小卖部》中共存。
陈廖宇作为顾杨的研究生导师,曾鼓励他们在技术层面上突破自己,使用新的制作方式,来完成他们最熟悉的“胡同”题材。这一次,他们利用了“三渲二”技术制作了动画。三渲二,是一种让3D看起来像2D风格的技术,意味着要使用3D建模,再渲染成2D,这可以使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更加生动。所以,在演职员字幕中特别提到了“表演指导”,因为在制作时需要表演老师做出表情和动作,他们再进行动画制作,以此确保真实。
令青年导演们惊讶的是,上美影的老前辈们对他们说得最多的话是:“可以再大胆一些,再极致一些。”在《中国奇谭》中,既有“上美影”的元素,还涵盖了多种美术风格以及新的制作手法。比如有传统的二维、剪纸、偶定格动画,也有CG、三渲二的现代技术,还有将素描与中国水墨韵味相结合的创新尝试,在制作过程中他们力求“极致”。第二集《鹅鹅鹅》尽管一共只有208个镜头,但每个镜头甚至每一帧都至少要画三到四个小时,有些甚至要七八个小时;第三集《林林》采用了全3D渲染风格,通过使用CG技术,对于人物细微的表情变化、动物栩栩如生的毛发、层层叠叠的森林、随风摇曳的枝桠等都能做到鲜活的呈现,完成了形象造型上的更新,而制作团队突破了三维的既定框架,保留了中国水墨风的留白韵味;第五集《小满》则采用剪纸与定格动画形式,角色的造型、五官、服装、发型,每一个方面都需要制作团队雕琢,然后画在羊皮纸上,用来测试拍出来的效果。
抛开技术层面的制作因素,陈廖宇认为“真”才是打动观众的关键因素。“《中国奇谭》并不完美,仍然有进步的空间,但所有人确实是真诚的努力做到极致,观众正是因为感受到了‘真’,才会如此包容。”他进一步解释道:“其实真正的国风和传统美学是要创作者真实地反映我们的生活,要流露真情,不能被标签化所限制,甚至不能仅仅将国风和传统美学变成一个标签和符号进行使用。”
《中国奇谭》选择2023年1月1日开始更新,这一时间节点也意味着中国动画开启了下一个百年。《中国奇谭》收获了满满好评,也让创作者们更加坚定。陈廖宇曾透露,中式奇幻故事绝不会止步于此,《中国奇谭》正在筹备第二季。
陈廖宇认为,奇谭文化其实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想象,《中国奇谭》就是在发现和表达人类精神世界的不同镜像,这八个作品既有中国传统故事,还有当下的现实生活,甚至还有科幻感的未来,希望观众可以通过《中国奇谭》,入梦其中。
文/本报记者 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