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预计,随着人们对可自由支配物品的信心改善,他们可能开始消费这些储蓄,并将部分资金投入房地产市场或国内股市等其他资产。摩根士丹利经济学家最近预测,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将更加靠前,“主要由储蓄过剩、家庭资产负债表改善的消费支撑以及就业市场和收入预期的复苏。”
然而, “超额储蓄”引发的报复性消费反弹是否被夸大?在“三驾马车”中,消费能否扛起2023年经济增长的大旗?
春节期间消费反弹
国家税务总局方面表示,春节假期旅行社及相关服务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倍,已恢复至2019年春节假期的80.7%。旅游饭店、经济型连锁酒店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73.4%、79.9%;文化和旅游部方面表示,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的73.1%。
野村的研究显示,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从1月7日到1月25日,也就是2023年春运的前19天,平均每天有3680万人次的乘客出行。按农历计算,这一数字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50.8%,但仍比2019年大流行前的水平低47.0%。
“这是自三年前首次暴发疫情以来家庭聚会和节日庆祝活动数量最多的一次。随着许多人涌向景点、观看烟花表演、挤进餐馆和酒店,被压抑的需求正在释放。”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发给记者的邮件中表示。
即将恢复的出境游也将产生溢出效应,尽管这需要额外的时间。以农历为基准的跨境航班7日均值回升至10.3%,高于一周前的9.3%。随着中国边境重新开放,出境旅行团即将恢复,出境机票预订量也大幅增加。根据携程数据,在2023年春节的前四天(2023年1月22日至25日),中国内地游客在平台上的出境游机票预订量翻了两番,出境游酒店预订量翻了一番。
“由于2022年第四季度环比增长高于预期,以及向群体免疫的过渡速度快于预期,我们认为2023年第一季度GDP增长预期存在较大上行可能。”陆挺称。
超额储蓄或将引发报复性消费
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是消费、出口、投资。就目前来看,各界预计出口有可能受累于海外经济衰退、需求放缓,而投资仍待观察,消费可能是更为确定的因素。
存款和超额储蓄的增加则强化了各界的信心。央行调查数据显示,居民储蓄意愿目前是有数据统计以来最高。同时,“超额储蓄”的概念也被多家机构提及。例如,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周浩此前表示,“根据我们的估计,在过去三年里,由于防疫措施和供应冲击导致的消费减少,预防性储蓄总额已累计约4.2万亿元。”
上述机构预计,2023年中国零售额同比增长6.8%,比彭博的共识预期6.3%高出0.5个百分点;瑞银则预计今年消费同比增速将达6%左右。
景顺亚太区(日本除外)全球市场策略赵耀庭日前亦对记者提及,消费带动经济复苏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中国家庭的超额储蓄。疫情期间,家庭储蓄持续累积,去年超额储蓄约至人民币2万亿元,与此同时,自疫情开始以来银行存款增长近50%。随着人们对可自由支配物品的信心改善,他们可能会开始消费这些储蓄。
不过,不乏观点认为,上述看法仍有待验证。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表示,去年额外储蓄释放对今年消费拉动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也很难起决定性影响。
他称,房地产行业下行也打压了其他相关行业消费,如家电、装修和家具的支出。由于房地产供需两端面临多重困难,2023年房市企稳回升进程不会太快,购房支出减少所带来的高额储蓄可能难以快速释放、且只能通过地产相关品类间接用于消费;其次,理财等金融资产赎回带来的储蓄,本就可能用于消费,后续即便释放也将流向资本市场;最后,只有增强消费者信心,才能把更多收入用于消费。
不少接受记者采访的经济学《华夏彩票官方网站》家和机构人士表示,理财资金回表对于存款的提振也不容忽视,这一部分资金多数以定期存款、大额存单等理财替代物的方式存续,并不太会被动用于消费。近日,普益标准最新统计情况显示,2022年四季度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大幅下降,从三季度的28.96万亿下降至四季度的26.65万亿,环比降幅达7.96%,降幅规模超2万亿。
无独有偶,瑞银中国金融业研究主管颜湄之此前对记者表示,“定期存款其实去年是大幅上涨的,很多人不投理财,而是将资金放到定期存款里,定期存款的成本也相对下降,银行不想拿这么多定期存款从而对息差造成影响。我们估算,相较于往年,去年有5万亿~8万亿元多余的存款涌进了银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