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睡眠法”危害大不宜效仿
尤其不适合青少年,可能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下降甚至停止
最近,社交平台上流行起各种“碎片化睡眠法”:某知名人士称自己工作时一天可以只睡4小时;有博主称,很多名人都会采用“达·芬奇睡眠法”,即工作4个小时,小睡30—40分钟,循环往复,包括达·芬奇、爱迪生、拿破仑、撒切尔夫人都采用这种睡眠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有博主给学生列出时间安排表,表示每睡2小时起来学习1小时,循环往复,这样做可以把时间利用到极致……
学术界将“达·芬奇睡眠法”这类在24小时内有多次较短睡眠周期的睡眠模式统称为“多相睡眠模式”,将7—9小时连续睡眠模式称为“单相睡眠模式”。目前,没有任何一个权威性对照研究显示多相睡眠模式是长期有效且健康的作息模式。相反,国际睡眠学术界的科学共识以及近期多项研究表明,多相睡眠模式会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名人提倡“达·芬奇睡眠法”,其实是缺乏睡眠病理生理学知识的表现。
单相睡眠模式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其中,非快速眼动睡眠的N3阶段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对于细胞修复以及学习、《亚博综合官网下载》记忆尤为重要。一个完整的睡眠周期至少需要90分钟,多相睡眠模式往往无法完成完整的睡眠周期,因此不能进入N3阶段深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这样就无法有效完成身体恢复、情绪调节等,大脑也无法及时记忆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即使单次睡眠时间超过90分钟,但多次醒来(如每2小时醒一次),也可能导致整体睡眠变得零散和低效。
研究表明,多相睡眠模式危害很大,不仅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而且会显著降低注意力、记忆力以及决策能力,进而影响认知功能、情绪稳定和整体健康。长此以往,还会抑制深度睡眠的发生以及机体恢复能力,导致昼夜节律紊乱、失眠、代谢功能障碍等;若青少年采用多相睡眠模式,可能导致生长激素分泌下降甚至停止。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确实会采用碎片化睡眠法来提高工作效率,包括一些名人。不过杨晓文表示,虽然短期可以通过压缩睡眠时间的方式来增加工作时间,但这种方法不可持续,长此以往会造成慢性睡眠剥夺,危害身体健康。有些人天生所需的睡眠时间比普通人少,这是因为其携带“短睡眠基因”,但携带这种基因的人只占总人口的1%,因此不能把他们的短睡眠法推广给大众。
根据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建议,小学生(6—12岁)建议每天睡眠约10小时,初中生(13—15岁)建议每天睡眠约9小时,高中生(16—18岁)建议每天睡眠约8小时,成年人(18岁及以上)建议每天睡眠7—8小时。
杨晓文表示,个体的最佳睡眠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因人而异。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规律作息、舒适的睡眠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各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都至关重要。本报记者 白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