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创始人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在社交媒体上宣布退出与OpenAI的合作协议。他表示,Figure在完全自主研发的端到端机器人AI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承诺在接下来的30天里“展示一些从未在人形机器人身上见过的东西”,但对具体细节守口如瓶。
1月31日,布雷特·阿德科克在社交媒体上说,“Figure签下了第二个商业客户,看到了交付10万台人形机器人的潜力。”
OpenAI押注人形机器人赛道,投资了挪威机器人初创公司X1、美国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OpenAI一直是Figure的长期投资者,两家公司去年宣布协议,合作开发下一代人形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模型。去年8月,两家公司宣布,Figure 02人形机器人将使用OpenAI的模型进行自然语言交流。
据科技媒体TechCrunch报道,阿德科克表示,合作的关键问题在于整合。OpenAI是一家规模庞大的公司,拥有庞大的业务范围和相应的智能模型。将人工智能嵌入机器人等实体的具身智能并非这家ChatGPT制造商的关注重点。阿德科克认为,正确的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端到端的人工智能模型,为特定硬件提供动力。
“我们发现,要在现实世界中大规模解决具身智能,必须垂直整合机器人AI。”阿德科克表示,“我《kok体育彩票》们不能外包人工智能,就像我们不能外包硬件一样。”
成立于2022年的Figure迄今为止已融资15亿美元,软硬件团队迅速扩大。阿德科克认为,人形机器人正处于机器人的“iPhone时代”。机器人将帮助制造出更多机器人,这些机器人将在现实世界中为人类洗衣服、煮咖啡,它将带来一个富足的世界。阿德科克表示,在Figure内部有两大重点,即商业市场和家庭,在商业方面的策略是继续专注少数客户,在发展早期,在少数客户中垂直发展比分散在大量客户中更有效。
与此同时,OpenAI也在布局机器人业务。去年12月,有知情人士对媒体称,OpenAI正考虑打造自己的人形机器人。今年1月,OpenAI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在社交媒体上转发了一条OpenAI招聘硬件工程师的消息,当时OpenAI硬件主管Caitlin Kalinowski在社交媒体上称,OpenAI正重新组建机器人部门,要招聘电气工程传感工程师、机器人机械设计工程师等。
近期,OpenAI还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交了一份涉及人形机器人的商标申请,文件中提到了“用户可编程的人形机器人”和“具有沟通和学习功能的人形机器人”。不过,知识产权申请并非未来产品保证。
澎湃新闻记者 张静
责任编辑:王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