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日前,上海市发布优化营商环境8.0版行动方案,浙江提出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参与占比将不低于80%,福建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为民营企业送上“新春大礼包”。近期各地“硬核”举措频出,这些举措有怎样的亮点?如何撑起民营企业的发展信心和创新环境?
上海:务实举措持续打造
国际一《中国体育彩票官网下载app》流营商环境
本月,上海发布《上海市聚焦提升企业感受 持续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围绕优化为企整体服务、夯实营商基层基础等五个方面,推出58条务实举措。
行动方案中提出了24条优化为企整体服务举措,包括升级惠企政策全流程服务,全面提升企业“引进来”“走出去”服务等内容。前段时间,张江科学城的一家新材料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时出现了资金问题,浦东新区融资服务中心得知情况后,送来了“及时雨”。
某科技企业负责人 王宇:会针对不同的银行提供的一些不同的金融服务工具,通过窗口一站式的服务指导,我们就和一系列的银行取得了联系,给予了非常好的贷款,大大缓解了我们融资的困难和成本。
为打通市场准入堵点,在行动方案出台的基础上,上海还新推出了市场准入登记便利化十条措施,包括通过简化实名认证、电子签名和执照下载等,为连锁企业分支机构登记提供更多便利。
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 倪俊南:以前比如说一些外资企业,我们主要的难点是一些外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投资人,他的身份核验有所困难,这次我们对于连锁型的企业,通过他的法定代表人,可以授权给国内进行登记注册的相关人员,通过这个人员再来进行办理,这样就能够做到全程网办。
福建:多地发布惠企政策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是福建经济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优势所在。春节后,福建多地陆续召开“新春第一会”,聚焦民营经济,发布了一系列举措,包括惠企政策清单,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日,福州发布了《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从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等12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
其中,特别鼓励民营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对年度技改设备和信息化建设投资额达500万元(含)以上,并纳入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福州市财政将给予投资补助,单个企业最高补助500万元。同时,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对引进的省级重大研发平台按省级补助的50%,最高500万元配套奖励。
在民营经济较为集中的泉州市,当地将加码奖补企业研发投入:
比如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建设研发中心,给予3年最高1000万元的设备购置贴息补助。
首次设立超1亿元的企业研发投入奖补资金,预计惠及企业超千家。
同时,还将加力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对新建100P以上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的,给予最高250万元补助。
此外,当地还将落实落细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力争2025年新增小微贷款不低于600亿元,破除“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浙江:坚持科技创新引领
提升企业参与度
今年,浙江将以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领域重点发力,提升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力度。其中,重大科技项目的企业参与占比将不低于80%。
目前,浙江已设立30亿元的省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主要在人工智能领域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科技,加快“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制造”等场景应用项目建设。
杭州市萧山区经信局新兴产业科科长 肖仲光:我们围绕萧山区汽车制造、纤维新材料、生命健康和高端装备四大优势产业,根据企业生产环节全流程进行分解,在2025年整个规上制造业的企业,人工智能应用渗透率达到30%以上。
今年,浙江将全面提高企业参与科技活动全链条的主导力度,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00家,新建科技领军企业牵头、与重大科技专项联动实施的创新联合体15个,企业牵头或参与的重大科技项目占比不低于80%。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 俞钧:坚持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更多科技成果在杭就地交易、就地应用和就地转化,来推动更多的科技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从样品走向产品。
近年国家为推动
民营经济发展采取多项措施
今年各地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举措,大背景是近些年来国家层面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推出了很多措施。
2023年7月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涵盖了民营经济的发展环境、政策扶持、法治保障等多个方面,并提出了31条具体的实施措施。
2023年9月,民营经济发展局设立,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专门工作机构,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各项重大举措早落地、见实效。
2025年1月22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旨在改善营商环境,从用法律手段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落实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参与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等方面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国家和各地方支持民营企业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效果如何?
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看,1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较2024年12月上升0.1点。同时,融资难、融资贵也得到缓解。央行数据显示,1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3.3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41万亿元,同比增长11.4%,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民营企业在工业生产、创新创业、信心预期等方面均有所改善,期待今年民营企业继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持续稳步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