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2月14日电 (记者 许婧)土叙地震牵动人心。记者14日从同济大学获悉,由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学生组装完成的应急光伏储能电源箱13日中午被送往位《皇冠1717》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金闻路8号的仓储中心,它将和来自国内捐赠的其他救援物资一起由土耳其航空专机送往土耳其地
看着这一电源箱被志愿者贴上“地震人道主义救援”字样收编入库,同济学生白浩然说:“这几天的辛劳是值得的。”
2月6日,土耳其及叙利亚地区发生强震。同济大学中德工程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白浩然、张宛琳等7名大三学生,从土耳其驻华大使馆发布的募集救援物资消息得知地震灾区亟需移动电源,他们当即决定利用专业所学的新能源光伏、储能等知识,赶制一套应急光伏储能电源箱。
几位同学马上组建了“救灾应急光伏储能电源箱”研发小组,连夜开始了工作。
不过,此时还未开学,多数同学还未返校。
经过小组讨论,决定将组内同学分为线上组和线下组。线下组由两名上海籍学生组成,负责配件的选购和装配;线上组的同学则提供设计建议,并且要用中文、英文撰写设备的使用说明、相关参数以及包裹外的备注说明,同时还负责与土方联系人沟通联络。
由于时间紧迫,线下组的同学们前往制造厂商进行设备配置选型,一些配套组件则在嘉定校区附近的电子市场进行购置。考虑到救灾设备要尽量便携、使用方便,并经过对土耳其当地日照条件及救灾需求的分析,确定了光伏和电池的功率、容量、尺寸等参数。
经过小组反复讨论,最终采用了重量轻、可折叠的柔性光伏组件,选用能量密度高、充放电快的锂电池,以及储能和电力变换控制一体化的集成电源模块,并配置了LED照明设备以及符合土耳其当地电器的标准接口,通过航空插头快速插拔最终将系统集成。系统采用模块化的集成思路,可以采用光伏充电、车载充电、市电充电等多种方式充电。每个模块既可单独使用,也可成套使用,能够满足救援现场对灵活性、便携性的要求。
同学们的爱心之举获得了积极响应。其间,小组遇到了一些技术难点,得到了学院和专业老师们的指点。一位来自土库曼斯坦、精通土耳其语的留学生也热情相助,她帮助翻译了应急电源箱使用说明的土耳其文版。这份说明随设备一同封入包裹,方便当地救援人员迅速了解应急电源设备的使用方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