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冯迪凡
[ 美国10月份零售额下降0.1%,为七个月来首次下降,原因是机动车购买量和业余爱好支出下降,表明第四季度初需求放缓,进一步强化了美联储完成加息的预期。这些数据加上劳动力市场的降温,使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美国央行当前的加息周期已经结束。不过,仍没有迹象表明经济正在陷入衰退。 ]
[ 近期出炉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份零售额下降0.1%,为七个月来首次下降。 ]
[ 最新的感恩节周末意《大神28结果预测官网》向调查发现,未来一周,消费者的消费总额预计将达到13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高出4%。 ]
近期出炉的数据显示,美国10月份零售额下降0.1%,为七个月来首次下降。接下来,美国将进入假日购物季,这种下降是否会持续?
沃尔玛首席财务官雷尼(John Rainey)表示,“疲软”从10月份就开始了,此后的销售“有些不平衡”,而“与90天前沃尔玛上一次公布业绩时相比,我们有理由对消费者持稍微谨慎的态度”。
此前,不同于欧洲,面对持续的通胀,美国消费者的韧性相对较强。然而此次沃尔玛表示,购物者已经将消费转向必需品和食品杂货,而不再随意购买。
雷尼说:“我们看到顾客正在表现出谨慎的态度,在他们需要的东西价格持续高企的情况下会作出取舍,以便能够买得起他们想要的东西。”
牛津经济研究所资深经济学家德沃拉克(Tomas Dvorak)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预计欧元区的消费支出疲软将持续整个2023年,直至2024年年初。
“未来美国可能会经历通缩”
雷尼表示,沃尔玛的顾客对促销活动反应非常积极,尤其是在有关大件商品的促销活动方面。该公司希望,美国消费者的通胀压力可能会有所缓解。
沃尔玛首席执行官麦克米伦(Doug McMillon)表示,随着鸡蛋、鸡肉和海鲜价格的降低,食品杂货的通胀已经开始正常化。日用百货的定价也有所下降,这将使沃尔玛能够在节假日期间回调定价。
麦克米伦说:“在美国,未来几个月我们可能会经历一段通货紧缩时期。”
“虽然这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单位压力,但我们对此表示欢迎,因为这对我们的顾客更有利。”他补充道。
根据沃尔玛16日公布的财报,该企业第三季度可比销售额增长4.9%,高于华尔街预测的3.2%。其第三季度收入为1608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53美元,略高于预期。
沃尔玛表示,美国业务的销售增长主要得益于食品杂货和健康保健类商品,而日用百货的销售则略有下降。
假日季消费是否能火
美国10月份零售额下降0.1%,为七个月来首次下降,原因是机动车购买量和业余爱好支出下降,表明第四季度初需求放缓,进一步强化了美联储完成加息的预期。这些数据加上劳动力市场的降温,使经济学家们得出结论,美国央行当前的加息周期已经结束。不过,仍没有迹象表明经济正在陷入衰退。
面对即将到来的假日消费季,雷尼表示,10月开始的销售疲软促使公司对前景更加谨慎。“第四季度通货膨胀问题较小”,他表示,沃尔玛第四季度的销售增长预期低于第三季度,但这完全是受价格上涨的影响,“我们仍然预计消费者会在节假日期间消费”。
国际购物中心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hopping Centers,ICSC)最新的感恩节周末意向调查发现,从感恩节(11月23日)到“网络星期一”(11月27日)期间,消费者的消费总额预计将达到1300亿美元,比去年同期高出4%。
其中,9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计划在“黑色星期五”(11月24日)周末购物,五分之二的受访者预计消费额将超过2022年。每10人中就有7人计划利用促销活动囤积日常必需品,71%的人表示他们计划提前研究他们想购买的商品的价格,以获得最优惠的价格。
欧洲不少国家也同样会举办“黑色星期五”等类似购物活动。不过欧洲的经济学家对于消费就不怎么乐观了。
欧洲央行最新公布的9月份欧元区消费者预期调查显示,欧元区消费者提高了其短期通胀预期。在收入和消费方面,9月份欧元区消费者预计其未来12个月名义收入将增长1.2%,与8月持平。对未来12个月名义支出增长的预期,从8月份的3.3%上升至3.4%。并且,欧元区消费者对未来12个月失业率的预期升至11.4%,高于前月的11.1%。
调查还显示,欧元区消费者预期收入上涨幅度低于通胀增速,这或令欧洲未来几个月消费降级持续。
同时,“私人消费的近期前景岌岌可危。信心再次转差,尽管通胀率有所下降,但实际收入仅勉强增长。劳动力市场的恢复力阻止了情况的恶化,但我们仍预计下半年和2023年的整体消费将接近停滞。”他预测道,“2024年应该会出现转机,但这将是渐进的。我们预计明年的实际收入增长将更加强劲,而且我们仍然认为欧洲央行将比市场预期的更早降息。问题的关键在于消费者的反应速度。”
分析表明,明年私人消费的复苏步伐可能会令人失望。德沃拉克解释道:“潜在的触发因素可能是欧洲央行利率的长期化,这将进一步抑制信贷条件并放大跨期替代效应,而劳动力市场的疲软可能会影响实际可支配收入,同时促使家庭积累更多的预防性储蓄。”
责任编辑: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