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门,从游人如织的议事亭前地出发,沿着新马路往西北方向走,便能来到“澳门新八景”之一——福隆新街。这个中秋节,活化改造后的福隆新街将变身步行区,以全新面貌迎接八方来客。
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联同社会各界积极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和工业遗存的文物保护、活化利用工作,打造了一系列历史文化与旅游消费相结合的新地标。中西合璧、古今荟萃的濠江小城,正给游客带来源源不断的惊喜。
老街新貌引客来
据澳门特区政府介绍,“福隆新街步行区活化计划”将于9月29日即中秋节当天起试行,范围涵盖福隆新街、炉石塘巷、新填巷、桔仔街和何老桂巷之间区域。目前步行区已分阶段进行了优化道路铺地、灯光照明和环境卫生等工作,将为游客带来更舒适的步行环境和消费体验。
“福隆新街位于城市核心位置,周边文化资源众多、集中且具特色,适宜发展步行区。”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梁惠敏介绍,步行区将串联起游客相对密集的新马路、议事亭前地等核心旅游区,并联合企业注入商业展示、文艺表演、休闲餐饮等元素,期待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商业活动吸引客流,盘活社区经济,促进旅游消费。
为进一步丰富步行区游赏体验,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将于中秋节当晚在大三巴牌坊前地举办两场《月满三巴夜》中秋音乐会,演奏多首以月亮及中秋节节庆为主题的作品,与市民和游客欢度佳节。
今年以来,澳门结合节假日推出了多项展现历史街区活化成果的文旅项目。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司长欧阳瑜表示,春节期间推出的“新马路任我行”活动受到热捧,吸引游客踏足新马路及邻近旧区,不仅让游人了解新马路的建筑群《金沙登录》特色及历史文化价值,也对带动该区经济活力产生正面作用。
“打造步行街是促进经济多元发展、带动社区经济的方式之一,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澳门中区社谘会副召集人李仲言建议,特区政府应继续丰富澳门旅游元素,打造有氛围、吸引力强的步行片区,为澳门中小企业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
“荔枝碗”里忆往昔
傍晚,在位于澳门路环的荔枝碗船厂休闲文化活动空间,一场黄昏音乐会准时上演——伴着清凉的海风,来自澳门本地的乐队倾情献唱。观众们坐在老厂房前,看演出、品美食、赏日落,感受自然、艺术与工业遗存相融合的独特魅力。
荔枝碗船厂始建于20世纪上半叶,因选址荔枝碗村而得名。当时,这里以制造、维修木制船只为主业,人来船往、热闹繁忙,形成了澳门渔村文化的独特印记。后来澳门捕鱼、造船业日渐式微,荔枝碗造船厂也随之停业,退出了历史舞台。
2021年,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启动了“荔枝碗船厂分阶段活化修复计划”,在保持渔村和工厂原貌的基础上,将其改造成以渔村文化为主题的休闲文化活动空间,并融入时尚元素和生活气息,打造澳门离岛特色文化地标。今年6月,面目一新的荔枝碗船厂正式开放。
走进荔枝碗船厂旧址,厂区沿海岸线连缀展开,部分建筑延伸至水面之上,形成了独特景观。厂房内,锯木机、船只模型等老物件讲述着荔枝碗村的发展与演变。渔村生活、船厂历史、海景风貌在这里有机结合,人们置身其中便可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体会独特的澳门渔村文化风情。
不止荔枝碗船厂,因改造活化而重获新生的工业遗存,还有位于氹仔的益隆炮竹厂旧址。去年开放以来,这里已吸引大批参观者到访。炮竹厂内,人们可以看到水道、池塘、凿炮房等设施,了解当时炮竹生产及制作的工序流程,并通过实物藏品、历史照片及多媒体导赏等方式,回顾澳门炮竹业往昔。
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还推出“艺游计划”,在益隆炮竹厂旧址和荔枝碗船厂片区等地设立8个“艺游点”,供艺术爱好者申请进驻演出。荔枝碗船厂片区内还设有特色市集和手作坊等,进一步丰富改造活化片区的游玩体验,促进文旅发展。
历史建筑“活”起来
你见过400多年前的大三巴牌坊吗?去年,“时空穿梭·游历三巴”大三巴牌坊沉浸式数字体验展亮相澳门,为游客提供了“穿越参观”的新体验。展览综合运用裸眼3D及VR等技术,对大三巴牌坊进行了数字复原,将全盛时期的圣保禄学院天主之母教堂复现,让古建筑在参观者面前“活”了起来。
在澳门民联智库理事长陈冰冰看来,用好AI、VR等数字技术已成为当前开展文保活化工作的重要方向。她表示,内地许多城市都结合最新科技推出了凸显本地文化特色的文旅项目,深受游客欢迎。“澳门可以汲取相关经验,通过技术手段将澳门中西荟萃的历史文化特色更好地呈现出来。”
近年来,澳门特区政府先后推出“历史建筑”及“文创空间”两项活化计划,通过提供资助等措施整合历史建筑及文化空间,鼓励业界善用有关空间发展文化艺术、文化创意、文化旅游为导向的商业项目,推动澳门文旅发展。
“澳门北区虽然属于民生区,但同样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及地道美食,只可惜缺乏有名气的打卡点及街道,难以吸引旅客深入探访。”澳门北区工商联会会长黄健中表示,希望特区政府借鉴新马路、福隆新街等历史街区活化经验,在北区打造特色景点、美化街道环境,并定期开展主题活动,盘“活”带火北区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