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商韬略 作者丨志泽
曾经豪言“一部电影时间能赚一亿元”的“世界铜王”王文银,似乎正在节节败退。
10月27日,据界面新闻,王文银已卸任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等职务。而前一天的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则显示,王文银已不再担任深圳正威(集团)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
曾被认为赚钱如流水的王文银,是以“低调”、“神秘”而威名赫赫的人物。江湖的一个传说是,直到正威成为世界500强,深圳的市长都还不知道深圳有个正威。由他搭建的正威帝国,曾官宣在全球坐拥总价值超10万亿元的矿产资源储量。2022年,它还凭借营收力压华为,成为广东第一大民企,但如今,这位巨富级的冒险家,却时不时就被“限高”、“停摆”、“欠钱”等新闻拖入迷雾中。
从深圳正威卸任职务前,王文银已被扯入多起合同纠纷。
原因是,正威在宁德市有色金属产业集群项目上,与合作伙伴陷入纠纷。
这不是王文银第一次因生意纠纷被限制高消费行为。
今年9月,王文银便被山东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下达限制消费令,原因是,正威集团旗下子公司欠了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1.03亿元工程款。
虽然这两场纠纷与“限高”很快以所谓沟通误会等结果“圆满”收场,王文银收到的两份限制消费令也都获解除,被调侃为“限高一日游”。最近的一次,正威新材还曾在一天之内连发两则公告,一篇公示王文银收到限制消费令,一篇公示王文银解除限制消费令。
但正威新材的投资者,以及关注正威的人,内心的波折与质疑却并未消失。
据《财新》报道,早在2022年9月,正威系就因一笔4362万元的合同纠纷被河南法院列为失信被执行人。此后一年,正威系因各类纠纷被起诉的案例就超过十起。
这意味着,两起限制消费令,可能只是正威系的裂痕一角。
这样一个家大业大的民企巨头,怎么会缺钱,它的家大业大是否也是扯虎皮做大旗,由此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而且越了解越觉蹊跷,甚至是后背发凉。
正威有多大多强?综合其官方网站:
正威国际集团是以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完整产业链为主导的高科技产业集团,近年来大力发展产业投资与产业新城开发、战略投资与财务投资、交易平台等业务。在金属新材料领域位列世界第一。
集团目前拥有员工20000余名,总部位于深圳,并在国内成立了华东、北方、西北总部,在亚洲、欧洲、美洲等地设有国际总部。2022年,集团实现营业额逾6000亿元,位列2023年世界500强第124位。
巨额的营收体量之下,正威可能是全国拥有产业园、产业基地最多的民营企业。例如金属新材料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一带一路”产业园、新材料科技城、国际稀谷、光电显示产业园、新材料智慧科技城、汉玉产业园、国际宝玉石文化创意产业园、魏紫姚黄红木艺术品产业园、园艺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
按9月4日正威集团官方网站,以及百度百科“正威集团”词条下的信息,其各类产业园遍布中国所有省份,至少多达40余处,而且还走向新加坡拥有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在美国有通用钼业产业园。
除了产业园,正威更引人关注的是,它曾对外宣称自己在全球拥有超过十平方公里的商业开发园区,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开发园区,一千平方公里采矿区,一万平方公里矿区面积,十万平方公里探矿权面积,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总价值逾10万亿元。
总价值10万亿的矿产资产储量,也是正威被质疑的一个关键。早在去年11月,自媒体人任冲昊就发视频质疑正威系10万亿矿产的真实性:“国内外任何铜矿权益统计,都找不到正威集团的名字。”
后来,又相继有人提出类似的质疑,希望正威能够亮出家底,但至今,正威仍未对其矿产的具体分布情况作明确答复。
取而代之的是,这次限高风波后,正威官方网站乃至百度百科“正威集团”词条下,都已删除上述产业园以及矿产资源储备的信息,但在正威的一些招聘广告中,相关信息依然还可查询到。
一般来说,股权质押的融资成本较低,融资效率也较高,大股东以此作为融资渠道之一,未尝不可。但根据银保监会规定,银保机构大股东质押股权超五成的,不得行使表决权。目的是保障银保机构经营目标明确,避免成为大股东的圈钱工具,为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拉一道防火墙。
这意味着,兰州银行已对王文银和他的正威系拉上了防火墙。
最近的“限高《体彩足球可以买比分吗》”发生后,有投资者质问正威新材董秘,为什么不安排一场投资者交流会,给股民们透一透公司情况?得到的答复是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这一系列事件综合下来,长期被认为低调有实力的王文银和正威,已是形象大变局,甚至被认为走到了悬崖峭壁间。
王文银曾说,“当危机和机遇来临时,看到危机和机遇的人可能70%,知道危机和机遇趋势变化的人10%,能够把握危机变化趋势拐点的人是万分之一。”
而他自己,显然就是那个 “万分之一”: “我只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只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只想别人想不到的问题。”
在媒体报道中,王文银的特别是与生俱来的。
王文银出生在安徽省潜山县一个贫寒家庭。童年留给他的记忆是无穷无尽的农活——割草、插秧、浇水、喂猪。自学生时代起,他的梦想便是成为超级富豪。有媒体曾这样评价他:
“他用疯狂解决不自信。”
大学毕业后,王文银一度拿到外人眼中相当不错的工作——在上海高桥石油化工公司任职,这是一家待遇丰厚、环境舒适的国企。但捧着时人心中金饭碗的王文银,却深深抗拒这一切。
1993年,他独闯深圳,囊中一度只剩10块钱,穷到和流浪汉一起睡水泥管,也曾和工友捡破烂过活,但出人头地的梦想未曾动摇:
“当我还是一个打工者时,我的思维已不再是打工者。”
王文银的转机源自一家名为恒都的港资企业,他在这里找到了一份仓库管理员的工作,并且看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别人头痛的几千件物料编码,他竟能熟背于心,而且看出生意经。
凭借惊人的责任心与工作能力,王文银在一年内火速升职,从仓库管理员升任总经理助理,并且赢得当时的领导评价:“他看上去就不像是来打工的。”
1995年,熟悉了生意模式的王文银选择下海创业,公司名叫深圳携威电线制品厂,主攻电源线的生产。
创业不久,王文银就豪赌未来。
1997年,金融风暴席卷亚洲,我国沿海制造业遭遇巨大冲击,订单锐减,资金收紧,低价转让厂房与设备成为常态,整个市场笼罩在恐慌的气氛之下。
王文银却在危机之下嗅到财富的气味。
当时,电源线上游的生产设备制造商面临产品滞销,下游的生产商则在半价“抛售”厂房,租金只要此前的一半。王文银则近乎疯狂的抄底——用分期付款方式买下100套生产设备,定金只给10%,余款分五年付清,如果逾期,设备和定金都交给设备商,王文银会“净身出户”。
结果是,市场复苏后,王文银一跃成为广东电源线的头部玩家。
逆势抄底,甚至因此独断专行,自此成为他的“爱好”。按照媒体报道,其典型案例包括:
2003年非典爆发时,王文银执意要在安徽铜陵打造一座超级工厂,左手冶炼,右手加工。理由是,在矿产区就地生产,能为企业剩下海量运输成本,且铜杆产品的国内产能缺口巨大。
其时,正威的核心高管一共九人,除他以外全部反对扩张;包括在公司主管财务的妻子刘结红,都一度拒绝向这个无底洞一般的新项目转账,把王文银气到砸东西出气。
但王文银坚持下来,而且大获成功,全威铜陵工厂投产后,一跃成为亚洲单体产能最大的铜加工厂。
2008年次贷危机时,王文银再度嗅到机遇。
按媒体报道,期间的正威集团不但借机收购美国、欧洲多个铜加工企业,吃下海量铜材、铜矿,还摆脱原料价格波动对集团利润的牵制,学会了在期货市场牟利。
正威集团的腾飞也由此开始, 2008年到2011年,正威集团营收额从116亿元猛增至1280亿元。
多次抄底成功后,王文银开始为正威找到更多“不平的海洋”。
2017年9月,将恒大总部搬至深圳的许家印,拜访了一众新老朋友,其中包括福田区东海国际中心,一间全红木家具办公室中的王文银。
这次会面,王文银送给许家印一幅字:“许帝血脉,家国情怀,印象中国,卓尔不凡,越界成就,且行且远,伟岸人生,大器天成。”同时也是一首藏头诗:许家印卓越且伟大。
这次会面两个月后,王文银携正威集团以50亿元成为中国恒大的战略投资者。此后,王文银又多次将资产质押给恒大,并为恒大增资出面站台。
事实上,许王二人的这次会面之前,其生意逻辑早已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当时的正威,已经很“像”恒大:全国圈地,迅猛扩张。
其中的标志性动作就是,疯狂在全国投资发展各类产业园。
核心高科技一般是在高线城市,王文银却把目光选择低线。有评论认为,这是因为他看准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以及产业升级的痛点,这些痛点可以让他得到更多。
时至今日,正威及其旗下子公司在全国投资设立的诸多产业园,也依然保持着两个特征:一个是低线城市,比如江西赣州、安徽铜陵、辽宁营口、广东惠州、湖北襄阳、江苏如皋等,另一个就是高科技:比如金属新材料、5G新材料、集成电路材料,也包括智能终端、金属交易中心等。
按照王文银的规划,这些高科技产业园将使正威国际集团成为新一代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链的主导者。但如今,这些规划中投资规模极大,单个项目规模往往超过百亿元的产业园,成了正威最大的疑点之一。
有自称正威集团员工的人在网络爆料称,正威产业园的盈利模式是以投资地方政府项目为名,以获取地方政府补贴为实:“(公司)以各种名字注册企业左手倒右手,主营业务根本不赚钱,甚至给员工按最低薪酬标准发薪。”
与之对应的是,诸如网易清流工作室等都曾质疑,正威系巨额营收中的很大部分都不是来自产业发展,而是其子公司之间相互交易,并且合作做局,圈地、融资,然后通过产业园“做地产”。
不少信息都显示,正威系在全国多城以产业园名义获得廉价工业用地的同时,也拍下了大量住宅用地。在政府补贴下,其拿地成本被大幅压低,而这些住宅用地往往被正威拿到不久就转手出售。
恒大就是正威土地的“接盘侠”之一。
据网易清流工作室报道,2018年正威新疆乌鲁木齐新材料产业园项目奠基,同期正威系在新疆拍下8块金融用地和商用配套住宅用地。2020年,这些资产被打包出售给恒大旗下公司。
从产业园的最终发展看,王文银在全国铺开的项目,很多也是命运多舛。
早在2018年,《中国经营报》就曾报道,正威号称投资200亿的黄石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已停工多年并终止,土地被当地政府重新出让。如今,则陆续有更多正威投资的产业园传出停摆、停薪,甚至园区已长满野草等消息。
一件往事在王文银的内心驻足了几十年。
读高中时,爷爷因无钱治病离世,这令他立下“一定要赚钱”的志向。
这常常被认为是传奇的起点,而起点之上,或许是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奋发上进的少年从此获得了力量。
创业时为了兼顾物流与洽谈业务,王文银经常白天跑货,晚上跑客户,一天之内在同一条泥巴路往返七次。
力排众议投产铜陵工厂,他在厂区生活了整整两年。由于压力过大,他的头发开始脱落,且一发不可收拾。为了落实银行贷款,他曾被安徽酒桌的“炸雷子”和“深水炸弹”轮番轰炸,醉到不省人事。
在这个故事里,那个立志的少年,筚路蓝缕,雄才韬略,一步步打拼出万亿级别的商业帝国。
这也是现在,更多人看到的故事。
但这背后,或许还有另一个故事:屠龙的少年再次成了恶龙,最终走上一条覆水难收的路。
据公开信息,亚洲金融风暴期间,王文银曾玩过一个叫“失败测试”的游戏:他对外谎称旗下工厂因拖欠货款即将倒闭,目的是要考验朋友,看看各供应商的反应。
王文银觉得,“失败测试”可以令他看清人性的底牌,只有冷静处理的供应商,才是正威值得长期合作的伙伴。这套玩法,后来甚至成为正威系对客户的检验标准。
最近持续的风波,王文银至今仍未有公开回应,他是在玩又一个“失败测试”,还是他已经知道自己就是那个失败者?答案,应该用不了多久,就会揭晓。
责任编辑:张恒星 SF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