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投资者持续对理财保持热情,资金持续流入银行理财;另一边由于高收益投资标的越来越少,理财配置难度越来越大,为了避免后续产品收益率下滑,不少产品提前终止将收益 “落袋为安”。
由于投资者持续对理财保持热情,不少理财公司不得不提高一些理财产品规模上限或者发行规模上限。Wind公告数据显示,3月份以来800多条理财公告涉及理财产品规模上限调整或投资者购买上限和持有上限调整,部分产品甚至在短短一两个月内两次上调规模上限,购买上限、持有上限上调背后更是机构资金在禁止手工补息后持续涌入银行理财。
“虽然理财业绩比较基准下行了,但是存款利率也在下行,所以还是挺多人买理财,为了满足大家购买需求所以一些开放式产品提高了规模上限,比如日开型、最短持有期类产品等比较受欢迎。不过现在高收益的投资标的越来越难找,理财产品配置难度也越来越大。”某城商行理财公司产品经理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部分理财机构因所投资的资产收益率下行选择提前终止理财产品,也有的达到收益率目标选择“止盈”,提前终止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机构资金、存款资金涌入理财产品
Wind收录的理财产品公告数据显示,近几个月大量理财产品发布公告提高产品规模上限,3月份以来,理财公司发布的800多条公告涉及理财规模上限调整,或投资者购买上限、持有上限调整,调整方向绝大部分是上调。调整的产品类型绝大部分为存续开放式产品,也有少量产品发行规模上限上调。
部分产品调整幅度较大,比如杭银理财5月14日起将一只产品的规模上限由100亿提高到300亿。交银理财一只产品的规模上限5月22日起由10亿上调到50亿。贝莱德建信理财一只产品在3月底将规模上限1亿提高到50亿。
招银理财、杭银理财等则发布了多个上调理财产品发行规模上限的公告。比如招银理财5月底将一只混合类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上限由150亿,提高到180亿。
还有的理财产品在短短一两个月内频繁提高规模上限,比如交银理财一款日开型产品5月8日将产品规模上限由123亿上调至139亿,5月31日又由139亿上调至189亿。
记者了解到,规模上限调整背后是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热情持续不减退。目前市场上固定收益类投资品种收益率持续下行,包括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保险预定利率也传闻将下调至2.75%,理财产品收益率优势逐步显现,尤其债市今年以来的火热行情带火了以债券为主要投向的理财产品。目前不少高收益投资渠道已经暴雷,银行理财成为资金的“避风港”。禁止手工补息后,一些机构资金也转向银行理财。
为了满足机构客户的申购需求,部分理财公司提高了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购买上限或持有上限。平安理财、交银理财、信银理财、渤银理财、恒丰理财等理财公司发布了类似公告。比如恒丰理财一款最短持有28天的产品将单笔申购金额上限由5000万上调至1亿,单一投资者持有份额上限也由5000万上调至1亿。交银理财一款产品也将单户持有上限上调至1亿份。平安理财一款产品则将单笔申购上限、单一投资者持有上限从之前的1000万上调到3000万。据了解,该款产品调整原因为面向代销渠道机构客户开放了销售。部分对公客户因为受到存款利率下调的影响,转向适当增持银行理财。
资产收益下行,提前终止“离场”产品明显增多
“现在优先股可以投的标的也少了,城投融资也收紧了,投资标的比较少,配置难度越来越大。”上述城商行理财公司产品经理称。
应对投资端债权类资产票息收益率下滑,不少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也有一些理财产品选择提前终止。据不完全统计,4月份以来已经有280多份理财公告涉及提前终止,涉及多家理财公司的多款理财产品。
“提前终止多可能是因为资产收益率下滑后,很难实现原来定的业绩比较基准的收益水平了,出于对客户利益的保护先给它提前终止,将收益落袋为安。毕竟业绩比较基准是根据之前市场情况定的,现在市场情况发生了变化,后续可能比较难实现那么高收益率。”某大行投资经理分析《CQ9传奇》认为。
目前资产荒加剧,在所投资资产到期或提前终止后,找到收益率同样高的资产难度增大,再投资压力不小。民生理财多款产品提前终止均提到原因为“该产品所投资的资产提前终止”。中邮理财一款产品也提到,当前市场利率大幅下行,影响产品未来运作,在目前产品实际业绩达到业绩基准的情况下,为保护投资者利益,经与客户沟通一致,产品管理人决定提前终止该产品。
也有部分理财产品给出的理由是“达到止盈目标”。比如中银理财一款产品因首次连续两个估值日的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均不低于止盈目标收益率3.40%(年化),故于2024年5月23日提前终止,原定到期日为2025年3月25日。
目前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已经节节下滑,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理财公司发行的固收类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已经从去年末的3.8%左右下滑至6月17日的3.48%左右。
责任编辑:李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