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记者 方丽 曹雯璟
下半年以来,汽车板块成为继通信、传媒板块之外又一颗耀眼的星。
伴随着近期汽车板块利好消息不断,相关个股再度上演涨停潮。汽车板块表现亮眼的原因何在?目前汽车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和业绩表现如何?后续有哪些利好因素可以关注?未来汽车板块中长期投资价值几何?
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
广发中证全指汽车ETF基金经理 姚曦
国泰汽车ETF基金经理 黄岳
长城基金权益投资一部副总经理 陈良栋
创金合信气候变化基金经理 寸思敏
诺德基金基金经理 阎安琪
民生加银基金汽车行业研究员 刘浩
这些投研人士表示,汽车行情表现相对亮眼,主要是因为汽车销量好于年初预期;智能化接力电动化,带动产业升级;汽车出海带来的长期空间。尤其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以及促消费政策的刺激,汽车板块基本面在三季度呈现了较明显的景气复苏的势头。
多因素叠加助推汽车板块行情
中国基金报记者:下半年以来,汽车板块成为继通信、传媒板块之外又一颗耀眼的星。伴随着近期汽车板块利好消息不断,相关个股再度上演涨停潮。今年下半年以来,汽车板块表现亮眼的原因何在?
姚曦:今年下半年汽车板块表现亮眼的原因在于智能化的快速推进以及销量/出口的持续好转。在汽车智能化方面,工信部于11月批准了限定区域内的自动驾驶,从法规上促进了自动驾驶的发展。同时,自动驾驶技术飞速发展,消费者认可度逐步提升。大模型的发展也使得自动驾驶技术的训练成本有所下行,推动汽车智能化迎来快速发展期。
此外,国内汽车销量的持续好于预期,以及海外出口的高增也推动了整车企业股价的上行。根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至10月我国乘用车累计销量1746万辆,同增3.0%,8月以来连续三个月环比增长。其中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595.4万辆,同比增长34.2%,整体新能源渗透率达到34%。
另一方面,车企正加速出海。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出口国,10月汽车出口48.77万辆,环比增长9.83%,连续四个月增长,同比增长44.23%。前三季度汽车出口338.8万辆,同比增长60%,全年有望突破450万辆。在景气度持续向上背景下,新能源核心技术赋予了我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
此外,在近期金秋购物节、新能源汽车消费季等活动促进下,汽车消费情况平稳回暖。后市政策端定调积极,宏观经济稳步复苏,内需有望进一步修复,作为大宗消费品的汽车行业有望进一步回暖。而随着华为、小米入局新能源车市场,新能源车将进入围绕生态化、智能化竞争的新阶段,新的迭代有望重塑行业格局。
阎安琪:今年汽车行情表现相对亮眼,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汽车销量好于年初预期。在今年经济增速换挡,消费环境较弱的背景下,汽车市场在年初便开始打起了“价格战”,从而拉低了市场的整体预期。而从下半年开始,乘用车的月度销量实现了持续增长,而商用车则是实现了大幅反弹,整体看基本面表现较为强劲。
第二、智能化接力电动化,带动产业升级。目前电动化的渗透率已超过35%,而以无图NOA为代表功能的高阶智能驾驶才刚起步,我们认为汽车领域出现了新的升级方向。此外,与智能驾驶相关的人型机器人也重新为汽车产业链做了赋能。
第三、汽车出海带来的长期空间。依靠优秀的汽车产品,和过去布局的运输网络及经销渠道,今年中国有望超过日本,成为最大的汽车出口国。这也为行业打开了长期的增长空间。
寸思敏:申万汽车指数下半年涨幅为3.3%(截至2023年12月1日收盘),表现相对较好。原因如下:第一、中长期维度看,自主崛起、智能驾驶、机器人等产业趋势打开市场空间,行业震荡上行、充满机会;
第二、中短期看,2023年上半年,市场对油车价格战演变为全行业价格战十分担心,同时叠加对于需求确定性的悲观预期,行业指数出现明显的回撤,到2023年5月,行业指数调整较多,其中具备中长期逻辑的优秀上市公司估值已至历史中低位,具备修复的基础;
第三、2023年中报,整车、零部件的盈利质量都超出市场预期,价格战主要聚焦在合资品牌油车,而自主品牌向上、智能电动带来的产业机会成为质量增长的基石。
陈良栋:汽车行业下半年以来行情向好,我认为原因之一是政策面利好频出。减税降费、补贴新能源汽车、推动汽车产业升级等一系列举措刺激了汽车市场需求。
原因之二,我认为是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驱动。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电动化、互联网化等新技术推动了汽车行业的转型升级,国产新能源车在全球市场中竞争力凸显,带动汽车产业链整体表现活跃。
在以上因素的累积效应下,新能源车板块迎来车企销量持续向好、国产品牌智驾功能升级的双重催化,进而表现亮眼。
刘浩:第一、6月以来行业价格战边际缓解、终端价格企稳,3季度行业终端需求环比明显修复,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第二、主要车企3季度业绩好于预期,下游产销增长亦带动主要零部件企业收入持续回暖、业绩稳健;第三、M7上市订单超预期,华为智选车企及零部件条线热度高涨。
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中位偏高水平
中国基金报记者:经历一波大涨之后,目前汽车板块的整体估值水平如何?
姚曦:截至11月30日收盘,中证全指汽车指数动态市盈率PE(TTM)为26.04倍,位于最近五年以来27.95%历史分位数;市销率PS(LYR)为1.05倍,位于近五年以来59.06%历史分位数。
阎安琪:以申万汽车指数为参考,目前PE(TTM)为26x,分位数在65%,处于中等偏上位置。这意味着,虽然当前汽车板块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涨,但我们认为行业整体并没有明显的泡沫化。从行业投资的角度来看,目前还是在跟随基本面进行波动。
寸思敏:目前行业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中位偏高水平,更加考验选股能力;中长期看,我们认为当前定价并未充分反映中期成长,依旧值得中长期配置。
刘浩:参考汽车(申万)指数,当前汽车板块TTM市盈率为26.5x,整体处于偏高位置。关注存在结构性增长机会的赛道、跑出自身α且估值合理的标的。
汽车板块整体业绩相对向好
但是分化较大
中国基金报记者:根据三季报情况,目前汽车板块整体业绩表现如何?
姚曦: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以及促消费政策的刺激,汽车板块基本面在三季度呈现了较明显的景气复苏的势头。从三季报数据来看,2023年三季度汽车整车产销同比分别提升2.0%/5.6%,环比提升9.2%/9.3%。其中乘用车在去年高基数下仍保持3.4%同比增长;而商用车销量同比增加23.7%。在销量增加的背景下,汽车行业营收与净利润三季度分别同增11.0%、28.8%。
分板块来看,在内需持续修复叠加出口推动下,乘用车板块收入与盈利均有所增长。其中营收同/环比分别增加13.4%/11.3%,归母净利润分别增加40.1%/52.5%,三季度毛利率为15.34%,同环比分别增长2.02个百分点/2.50个百分点。
黄岳:从三季报来看,中证800汽车指数的25只成分券中,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为正的有19个,且全部个股的ROE均为正,体现行业盈利和成长能力强劲。
阎安琪:据三季报统计,汽车板块整体业绩相对向好,但是分化较大。乘用车因为在电动化上的投入,以及各家销售规模区分较大,所以导致业绩的区分也相对明显。而商用车则因去年同期低基数,基本都实现了高增长。零部件虽然受到了一些压价影响,但整体表现仍较好。
寸思敏:分板块来看,汽车整车三季报业绩集体超预期,整车部分,受益于电动化、智能化带来的产品力提升,自主品牌份额持续增长,同时电动车中上游由供需紧张转为供大于求带来的产业链降价,整车业绩得以增厚;零部件以结构性差异为主,优质成长部分超预期;商用车,出口表现较好。整体基本面处于一个向上的状态。
陈良栋:根据三季报情况,汽车板块整体业绩表现良好,全国汽车销量维持同比、环比的双重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保持上升态势,景气度持续向好,在内需及出口方面均有优势。近期公布的十月份汽车产销数据也好于预期。
刘浩:第一、整车板块:三季度业绩表现分化,部分品牌超预期,主要受益于供应链降本、销量结构改善、原材料价格下降、出口利润贡献(长城);部分品牌销量拐点已现,但业绩受制于多重因素;
第二、零部件:三季度汽车产销同环比明显改善,带动零部件行业整体收入端持续回暖,单季度重点公司平均收入创下历史新高;三季度零部件行业整体净利润基本维持同比平稳,虽然环比下滑,但得益于收入强劲表现,仍然处于近三年历史高位。
汽车板块仍在成长期
后续有望持续性出现结构性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经历一波大涨,汽车板块中长期投资价值几何?后续有哪些利好因素可以关注?
姚曦:中长期来看,汽车板块正在经历从新能源化向智能化转型的阶段。随着科技公司与整车厂合作的增多,以及监管条件的放松,自动驾驶技术有望迎来进一步发展。L3/L4级别半自动驾驶功能也不仅仅是“锦上添花”,而是未来汽车的“必须功能”,这将对汽车板块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逻辑。
同时,我国汽车出口持续创新高,且有望延续高增长。2022年我国汽车出口创下253万辆历史新高,2023年/2024年预计将分别达到370/450万辆。随着海外新能源渗透率进一步提升的趋势增强,我国未来汽车出口有望在高基数下继续保持高增长。在海外收入占比持续提升的背景下,自主汽车企业有望获得新的利润来源。
黄岳:得益于政策催化、车企大力降价促销和国内自主品牌竞争力的提升,汽车行业景气度有望延续。未来随着促消费政策对汽车市场的持续刺激作用,特别是对增换购需求的进一步促进,预计未来乘用车销量仍能实现较好的增幅。看好汽车板块投资机会的小伙伴可以借道汽车ETF和智能汽车ETF把握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的未来景气度红利。
阎安琪:汽车板块有较好的长期投资机会,主要原因是:
第一、汽车行业抗经济周期能力逐渐增强。随着保有量的提升,每年会带来大量的更换需求,这点在商用车上已经表现地较为明显,而乘用车也在向这样的逻辑靠近,根据乘联会统计,目前增换购已占新增销量的一半以上。此外,随着海外市场的逐步发力,其也有望带来额外增量。因此,市场总量趋于稳定甚至会有所提升。
第二、在市场变革的过程中,也相对容易催生多样化的机会。目前,汽车板块正处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中,我们认为汽车产业链上的公司如果能抓住其中的一项甚至多项,那么或将带来不限于渗透率、市占率、价值量、盈利能力等多方面的变化。例如,我们非常关注汽车智能化的变化:一方面是提升单车的价值量,以及相关零部件的增长;另一方面是智能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尤其是那些具备良好功能的车型可能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青睐,从而带动份额的增长。
寸思敏:我们认为下半年的大涨是对上半年超跌的修复,目前行业静态估值处于中枢偏上,但优质成长公司估值处于合理阶段,以结构行情为主,更考验选股能力。
边际变化维度,我们认为2024年的行业需求、政策层L3法规细则(即:允许搭载符合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定义的3级驾驶自动化和4级驾驶自动化功能的车型带条件上路)的持续落地、头部车企的智驾布局、机器人产业链的边际进展都是我们认为未来产业的积极变化。
陈良栋:汽车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拉动消费的重要抓手。当前,我国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已经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未来,汽车行业有望受益于“扩内需”以及“能源转型加智能化”的双重驱动。
一方面,国家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出台各类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消费;另一方面,随着“碳中和”进程的持续推进,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持续获得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国产新能源车有望受益于向好的出口趋势。
刘浩:我们认为,汽车板块仍在成长期,有望持续性出现结构性机会,就目前而言,汽车板块中长期的投资价值在于出海和格局变化带来的价值量再分配机会,出海方面关注整车出口以及零部件出海布局节奏。同时格局变化包括新进入玩家带来整车份额变动,以及供应商层级变化带来零部件端格局重构,关注后续新玩家带来的产业链新机会,以及tier2供应商机会。
中长期看好智能驾驶、机器人、制造业出海等细分领域
中国基金报记者:汽车产业链里主要有哪些投资机会可以挖掘?哪些相关细分领域你更看好?
姚曦:2023年上半年L2级智能驾驶渗透率达到35.1%,L2+/L2++智能驾驶渗透率达到8.6%。从趋势上看,随着消费者付费意愿的增强,配备L3以上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的渗透率预计将加速提升。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加速推进。主机厂在智能驾驶软件算法方面话语权提升,能够享受技术提升带来的附加值。
黄岳:我们针对汽车产业链的不同的细分领域都有布局相关的ETF产品。
汽车ETF主要是聚焦于汽车零部件,里面也有整车。这个标的今年很多人是当成机器人去炒的,因为和机器人有很多成分股的重合。所以除了汽车板块的周期性之外,还有机器人以及其他一体化压铸等等新技术带来的成长性机会。
虽然中国、欧洲等新能源汽车应用比较领先的国家的渗透率可能比较高了,但是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还很低。所以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升这个大的产业趋势还远远没有结束。短期可能很难再给它很高的估值,更多是按照周期+成长的逻辑。周期性来源于经济周期,可能差不多四、五年左右一个经济周期,里面又有一些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带来一些成长性。可以关注新能源车ETF。
智能汽车ETF代表未来新一代的汽车技术,成分股也是以汽车零部件和汽车电子为主。相对来说这个标的可能弹性会比较大。如果未来有一些新的智能驾驶技术的算法会出来,相关的零部件以及产业链里面的标的也会受益。
阎安琪:与长期投资机会相关联的,我们相对看好以下机会:
第一、与汽车存量市场相关。主要会关注汽车后市场的一些投资机会。第二、汽车出海的机会。不限于整车、供应链、技术授权等方向。第三、汽车智能化的机会。主要会关注高阶辅助驾驶能力车型的销量、占比,以及无图城市NOA的开城速度等。
寸思敏:中长期我们看好智能驾驶、机器人、制造业出海等细分方向。
智能驾驶方向,L3法规细则陆续落地,国内外头部车企无图城市NOA(指在没有高精地图区域实现城市导航辅助驾驶)在更广范围推出,消费者能够切实感受到智能驾驶带来的变化,形成真实的购买力,产业链实现正向循环,正式进入1到10的爆发阶段;
机器人方向,国内外人形机器人的成熟度在不断提升,“有脑”的人形机器人在生产生活中会极大提高社会的效率,机器人产业链和汽车产业链重合度较高,新能源车产业链众多公司有望在机器人的产业趋势中承担更多角色;
制造业出海方向,中国是全球汽车最大的单一市场,我们拥有更完善的产业链、快速响应,伴随中国车企走出去、海外车企的全球工厂落地,制造业出海打开新的空间。
陈良栋:依托中国的信息科技优势,国产的智能化汽车产品在全球市场中优势凸显,品牌力也逐步增强。从具体细节来看,汽车智能化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智能座舱。我国在智能手机方面积累的软硬件技术,例如比较大的显示屏、抬头显等硬件,以及比较好的音响等,可以运用到智能座舱中,提升使用者的驾驶体验。
智能化升级的另一方面在于智能驾驶。有了智能驾驶之后,就可以解放人力去做其他事情。智能驾驶涉及的硬件升级比较多,包括感知、决策和执行。感知端要求汽车装上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感知元器件,甚至会加入高精度定位。决策端要求汽车拥有比较高级的算力芯片,以及比较好的智能驾驶算法。从执行端来看,智能驾驶还涉及自动转向、空气悬架等。这一系列硬件升级均有望带来产业链投资机会。
刘浩:2024年汽车行业整体需求展望稳健,出口和混动延续高增放量,持续关注出海及混动投资方向。短期关注国内品牌相关产业链机会,以及关注海外市场开拓落地的零跑汽车投资机会。零部件端关注:一智能化政策落地带来的检测业务与线控底盘投资机会;二800V高压快充放量大年,带动车端大小三电与桩端冷却模块等投资机会;三零部件出海方兴未艾,关注海外建厂汽零企业盈利兑现情况。同时短期关注部分品牌车型配套供应商投资机会。
需关注内外部多重不确定性因素
中国基金报记者:针对汽车板块,后续还有哪些风险因素需要关注?给些投资者风险提示。
姚曦:汽车板块的风险主要集中在消费、出海以及智能化推进三方面。汽车本质上是消费品,于宏观经济发展强相关,若宏观经济下行或增长不及预期,则会影响消费信心和消费需求,从而引发购车观望情绪。此外,若海外宏观经济发展不及预期、国际贸易政策收紧、汇率存在较大波动、国内车企出海进度不及预期等,则会影响车市景气度。同时,若汽车智能化技术进展不及预期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也有可能影响车市景气度。
黄岳:成长板块本身波动较大,需要注意市场波动风险。此外汽车产业链涉及上市公司众多,选择个股难度偏大,建议关注相关的基金产品进行布局。
阎安琪:目前汽车市场整体还处于复苏进程中,不排除个别时间段会出现销量下滑的可能性。其次,汽车出海同样也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此外,汽车智能化尚处在发展阶段,会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例如Cruise因事故被美国加州收回测试资格。
寸思敏:中短期来看,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中位偏上,因此短期悲观预期修复带来的普涨阶段性反映较为充分,此阶段以自下而上选股为抓手。我们建议,以中期产业视角看待行情的波动,对充分定价的短期因素更谨慎、对中期尚未定价的产业变化更积极,自下而上优选中期能够走出来的公司,淡化择时,着眼于中长期持有。
陈良栋:我认为在关注汽车板块的同时,一方面需关注国内宏观经济的复苏情况。从本质上看,居民的消费水平及消费结构变化对汽车需求会产生影响,经济增速放缓或将导致销量下滑。另一方面,我认为仍需关注全球竞争格局。
除了汽车产业本身,产业链中仍有不少依托于前沿科技发展的细分板块,例如半导体、算力等。在全球制造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技术发展、进出口贸易、政治环境等方面都可能给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不确定性。
刘浩:明年新车端竞争或进一步加剧,价格《两分钟一开的彩票》战可能再次爆发,带来整体整车竞争格局变化,此外,整车厂或将压力向上转嫁,向供应商提高年降比例,增加供应商利润率压
编辑:舰长
审核:木鱼
责任编辑:吴思楠